8月27日,我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宋殿宇与我市12家非公有制企业的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听取与会代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举措。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宋殿宇在听取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发言后指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也是一个地方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一个时期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谋划、认真研究,就改善营商环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民生、积累后劲的有力支撑,是稳定增长、增加财力的强大引擎,也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营商环境的好坏,非公有制企业最有发言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质量,是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十五条等一系列政策,建立健全了企业直通车、企业服务日、企业安静日等制度,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虽然我市的营商环境在持续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这些问题也是我市工作的着力点。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宋殿宇强调,企业家是生产要素的集聚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要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家在政治上有地位、在经济上得实惠、在社会上受尊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广大干部要按照政商交往有道、公私界限分明的原则,积极主动与企业家打交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真正做到尊商、亲商、护商、安商,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生活,着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要深入推进以投资项目审批改革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落实好企业直通车、企业安静日等制度,着力打造“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品牌,着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要让投资者在濮阳市场准入平等、发展机会均等、政府政策公平,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践诺制度。对政府签订的合法合规合同,必须认真严格履行,不得随意改变,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着力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在子女入学、就业培训、人才引进、创业创新等方面,完善配套服务,全方位提供支持,解决投资创业者的后顾之忧,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企业家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得力措施,切实解决企业手续办理、融资、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创造留住人才的环境和条件,拓展创新创业的平台和空间,帮助企业大力引进人才,让濮阳真正成为人才集聚高地、创新创业高地、优良营商环境高地,再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努力推动濮阳由区域边缘走向中原城市群改革开放前沿,为中原更加出彩增色添彩。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红林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黄亚雄,副市长黄守玺,市政协副主席李莉荣及市直有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记者 王志浩)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