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康乐社区有个“举手之劳”志愿服务队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20 07:46:08   

陪人唠嗑、打扫卫生、陪护病人……在华龙区任丘路街道康乐社区,有一支由21名老同志组成的“举手之劳”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志愿服务队”),常年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受到居民的欢迎。

3月16日,记者来到康乐社区,听居民讲述志愿服务队的事迹。

“党员都是好样的”

“我不是党员,可我能体会到党支部的温暖,党员都是好样的。”3月16日,社区居民吴珍对来看望她的志愿服务队队员善保香说着感谢的话。

吴珍今年81岁,原来与老伴儿相依为命,前年老伴儿因病去世,她每日以泪洗面,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志愿服务队的盖玉华、善保香、杨隋程知道后,到家中探望、开导吴珍,劝她不要悲伤,保重身体。随后,志愿服务队队员隔三岔五来吴珍家,帮她整理家务,给她买面、油、菜和生活用品。吴珍身体不适时,队员们骑三轮车送她到医院就诊,帮她买药,直到痊愈为止。

吴珍家在一楼,有个小院。去年一场大雨后,小院里都是水,原来是砌小院的围墙没留排水口。盖玉华便回自己家,拿来钢钎和锤子,和杨隋程轮流凿开了排水口。每逢节日,志愿服务队队员都会来到吴珍家,与她一起过节。在他们的热心陪伴、帮忙下,吴珍渐渐走出阴影,笑容重新挂在她的脸上。

“件件小事暖人心”

“加入志愿服务队,就要尽自己所能为大家服务好。”队员何培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何培珍的老伴儿去世后,他深受打击,身体大不如从前。但他知道谁家有困难,还是主动上门帮助。社区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何培珍都积极参加。有老人住院,何培珍知道后也都会到医院看望,帮住院的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信心。

杨再卿也是志愿服务队的骨干。他家住在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院内,家门口有一个篮球场,经常有人去打篮球。杨再卿把打扫篮球场卫生当成自己的分内事,每天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人在这里打球后,把东西忘在球场,他就先把东西带回家,等人来领取。后来,谁在球场丢了东西就先到杨再卿家,问他有没有捡到。杨再卿还专门买了气筒、球针,球缺气了,自行车漏气了,他都帮忙充气。

3月16日下午,在球场上打球的杨庆华谈起杨再卿时,内心满是感动。“我有次手机丢了,就是杨大爷捡到的。他非常热心,我们都很感谢他。他做的虽然都是小事,但件件小事暖人心。”

“有事你尽管给我说”

“盖叔,明天一大早我要去上班,给父亲请的保姆家里有事来不了,明早麻烦您帮我父亲穿穿衣服,先谢谢你了。”“不用客气,楼上楼下相互帮忙是应该的,有事你尽管给我说。”3月12日晚,邻居刘志敏的儿子来到盖玉华家,向盖玉华求助。

“老刘,今天天气好,我骑三轮车带你到外面转转。”3月13日,盖玉华准时来到二楼刘志敏家,怕刘志敏在家寂寞,主动提出要带他到外面散散心。

刘志敏原来也是志愿服务队的骨干,邻里家有红白事,他不请自到,为居民做了很多好事实事,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去年他患了脑血栓,留下后遗症,不能为大家服务了。队友没有忘记他,纷纷伸出援手,从生活上帮助他。特别是盖玉华,经常把刘志敏搀下楼,帮他进行康复训练。刘志敏要去银行取钱,盖玉华骑三轮车带他去银行。后来,刘志敏干脆把银行卡交给盖玉华,说出密码让盖玉华去取。

盖玉华是康乐社区离退休第八党支部书记,志愿服务队就是他发起成立的。他利用自己从事机修的特长,自费购买工具和材料,乐此不疲为居民服务。康乐小区是老旧小区,居民家中水管漏了,下水道不通了,门窗桌椅坏了,只要居民需要,不论白天晚上,他随叫随到。他还多年如一日,义务为居民磨菜刀、剪子。社区居民王永兴说:“盖师傅坚持在春节前到我家磨刀已经10年了,每年春节我家的刀都十分锋利。”

“服务队成立几年来,我们为社区老人办了一些小事情、力所能及的事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今后,我们还会竭尽所能,多服务、多奉献,为和谐社区建设作贡献。”盖玉华说。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耿桂凤 李焕军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