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太听得懂戏曲,但演员唱得铿锵有力,很好听。以后我要多学习了解戏曲,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10月30日,在校园看完大平调表演后,市兴龙学校五年级学生王子龙说。
当日上午,我市“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市兴龙学校,该校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大平调表演。古老的戏曲文化和新时代少年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由市非遗保护中心携市博地大平调剧团走进市兴龙学校,为该校师生送去了一场精彩的戏曲表演。
据介绍,濮阳目前拥有稀有剧种21个,其中6个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演出中,市兴龙学校和市博地大平调剧团当即达成合作意向,决定以市兴龙学校为基地,培养一批大平调后起之秀,让这项非遗文化项目更好地传承下去,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作用,让学生近距离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记者 袁冰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