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濮阳市统计局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延伸到哪里”的思路,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丰富、服务对象广泛、点多线长面广等行业优势,策划实施一批接地气、受欢迎、示范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做到“天天有善举、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促使志愿服务走进千企、惠及万家。
扩大阵地建设,发挥党政机关引导作用。在全市开展党政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建设,设置宣讲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好人墙等展区,健全了“积分兑换”、“送鲜花给雷锋”褒扬激励机制,共孵化志愿队伍6支,服务时长突破11万小时,志愿服务工作先后获1项省级荣誉和21项市级荣誉。利用每周五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文化文艺等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还积极推动龙都爱心粥屋建设,统计志愿者动员文明单位、民营企业、爱心人士等,6年如一日提供免费爱心早餐,孵化出“一碗爱心粥温暖一座城”、“小烟头大文明”等服务项目,开展服务环卫工和孤寡老人、宣传勤俭节约、倡树时代新风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500余场次,受众30余万人次。通过打造多点位的文明实践阵地,从一个组织吸引带动一群人,从一群人到温暖一座城,让广大志愿者活动有阵地、心中有组织、行动有方向。
多项特色项目,优化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把项目化运作作为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连续3年参加省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学经验、找差距、补短板,“以赛促练”式培育推广6个优秀服务项目。其中,“小鸡蛋 大爱心”项目为濮阳市市直单位唯一在河南省获“三等奖”项目、在省市推广。针对企业需求,发起“宣讲政策助推发展”项目,组织统计职工和广大普查员队伍多样式宣传惠企惠民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发展壮大,促进百业千态正向发展。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起“小鸡蛋 大爱心”,5年服务100次、2500人次,送去鸡蛋3.6万余枚,带动近30个机关和企业加入献爱心行列,实现对100余名孤困儿童精准帮扶;当下,整合动员更多力量,支持濮阳县苦志育才公益学校发展,力争实现服务濮阳市困境孩子全覆盖。还推出“文明统计 日行一善”,干部职工5年如一日累计捐款20万余元,每年带头参加“慈善一日捐”和“99公益日”活动,用于见义勇为、春蕾计划、阳光母亲等10个项目。
结合主题主线,增添城乡文明温暖色调。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新模式,统计职工走进大街小巷、村居社区,当好文明引导员、城市巡查员、环保宣传员、理论宣讲员......暖心志愿“小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基层注入新活力。濮统骑行队围绕“城市管理、生态环保、理论宣讲”等领域开展巡访、调研、宣传和监督活动,走遍濮阳城区主要街道和旅游地,沿途散播绿色的种子,被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还骑行到不同县乡基层的红色教育基地,骑行上百场次、上千人次参与、行程过万里,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先后组织青年文明号、青年宣讲团等青年志愿者开展“争当河小青,保护母亲河”、“慧说经普”网络公益等亮点志愿服务;组织党员突击队带头开展“反对浪费,勤俭节约”、“学百年党史 传榜样力量”、“学习雷锋义务献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巾帼建功岗等先进榜样,打造了“统计月读荐好书 城市文明更美好”阅读推广类品牌。通过组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生态保护、文明风尚等多形式的活动,统计志愿者身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传播到城乡各个角落,让文明力量不断传递汇聚。
濮阳统计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壮大、活动精彩纷呈,得益于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将志愿服务发挥统计行业优势、融入百姓生活、常在群众身边,动员整合下沉各方优质资源,不断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化、项目化、专业化,推动形成党政机关引导与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用心用情用力画好“讲奉献、倡新风、践文明”同心圆。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