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离不开建设,建筑工地的文明程度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3月24日,记者走进中国一冶濮阳市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工地,被整洁、美丽的施工现场改变了对建筑工地“灰头土脸”的普遍印象。
入口处的安全警示镜、实名认证闸机等设施一尘不染;安全教育培训体验区、质量样板展示区等区域以护栏或宣传栏作为分隔,各种物料摆放整齐;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道路两旁和废弃空地都种植着绿植;办公区域内绿植遍布每个角落,繁茂的花草树木既抑制了扬尘,又让办公环境更加和谐自然……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施工方中国一冶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创建“景点式”工地,丰富、提升安全文明工地创建内涵,进一步改善施工作业环境和生活条件。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市建筑工地围挡、公益广告设置水平,近日,市住建局从宣传发动、责任落实、建章立制、督查考核、现场施工管理、工地环境细节等环节着手,大力开展“2023景点式”建筑工地创建工作,以督导市城区建筑工地提升围挡公益广告设置水平等文明工地建设内容为主,延伸督导工地“八个百分之百”等扬尘污染防治制度落实,着力提升市城区建筑工地文明创建工作水平。目前,已制定了建筑工地围挡公益广告设置和建筑垃圾清理的标准,印发了《濮阳市城区建设“2023景点式”建筑工地行动方案》,明确了市城区住建系统各相关单位的职责任务。
除市大数据中心项目外,工业园区住友和园、中芬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综合体和开发区珑樾府、龙之光四期等项目也在积极创建“景点式”建筑工地。目前,建筑工地不再是灰尘满天、杂乱无章的代名词,市城区干净、整洁、美观的“景点式”工地越来越多。
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做好志愿服务下沉社区的同时,持续开展“景点式”建筑工地建设,坚持分包督导、提升标准和综合整治原则,切实发挥模范工地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全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记者 张迪 李世秀 通讯员 李现刚 关妍华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