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台前县孙口镇长刘村的郑老汉去世后,其家人按照村规民约中“丧事简办”要求,取消了“二次装棺”,节省了7000元丧事费用。一时间,村里劲吹文明之风。
所谓“二次装棺”,就是在死者火化以后,将骨灰盒再放进棺材里安葬。长刘村有3700多口人,共9个村民小组,其中刘姓最多,但也有张、王、艾、沈等共11个姓氏,人口多、关系杂,长期以来家族之间攀比,群众存在从众心理。
“‘二次装棺’原来在村里普遍存在,一口棺材六七千元,一场酒席花费上万元,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不少群众都有怨言。”2月6日,长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秀俭说,村里办丧事由大操大办到简约简办还得从一次会议说起。
2022年11月,长刘村召开红白理事会“丧事简办”座谈会,刘秀俭在会上提出死者火化取消“二次装棺”的建议。话音落后,所有成员都赞成取消用棺,但如何推进,大家还是心里没底。“从什么时间开始?”“从哪个小组开始?”“标准是啥?”……3个小时的商议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形成了《长刘村红白理事会“丧事简办”条约(征求意见稿)》,红白理事会全体成员签字,并将条约打印成纸质版,挨家挨户发给所有村民,公开征求意见。最后,经过全体村民认可同意,取消“二次装棺”正式写入村规民约,并决定于2023年元旦开始实行。
事情巧合。2023年元旦,郑老汉去世。得知消息后,刘秀俭立即组织人员,准备丧事相关事宜,并劝说家属简办。郑老汉家属当场表示:“取消棺材是好事,我们一定遵守村里的规定,决不大操大办。”
刘秀俭介绍,郑老汉在世时,子女尽心尽孝,大家都有目共睹,后事简办也给村里带了个好头。在葬礼现场,除直系亲属穿孝服外,其余亲朋好友佩戴白花;宴席用酒不超30元、用烟不超10元,统一吃大碗菜;出殡时,原本需要20多人抬的棺木,变成只需4个人抬的“八仙桌”。
“去棺”“一碗菜”“戴白花”,郑老汉丧事简办在孙口镇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该镇宣统委员田娟表示,移山易、易俗难,去年以来,全镇劝阻丧事用棺8起。如今,全镇丧事讲排场的少了,简办的多了;封建迷信的群众少了,文明健康生活的多了,处处弥漫着一股股文明新风。记者 王莹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