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尤其是进入冲刺攻坚阶段以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以严格的标准、过硬的举措、扎实的作风,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文明城市创建交通秩序整治攻坚战。
狠抓组织部署
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市公安局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迅速把全警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强化领导责任,成立交通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市公安局党委成员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层层分包路段,细化、量化工作进度、整治标准,主动认领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定任务、定目标、定时限,做到每个单位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责任。交警支队落实市领导“将办公室搬到路面上”的工作要求,除保留必要的值班人员和办公窗口外,全警上路。实行网格化勤务模式,落实支队班子成员分包大队、大队领导分包路段、中队领导分包路口的层层分包责任制。强化后勤保障,将执勤警力、装备向路面一线倾斜,为全体执勤人员统一配发执勤口哨、白手套、口罩等执勤装备,全力保障执勤民警的加班用餐、饮水、防暑降温等物资供应。
狠抓路面严管
重拳整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
市公安局聚焦群众关注、影响创建考核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以最严措施、最大力度、最重处罚,开展酒驾醉驾、机动车乱停乱放等四个专项治理行动。
优化勤务模式。市公安局班子成员、机关科室、执勤大队全员上路,设置固定岗位49处,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一次性为路面执勤大队增加警用摩托车30辆,每个大队、每个班次不少于5辆摩托车上路巡逻,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交通拥堵疏导率和各类违法查纠率。
严查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增加夜间执勤力量,采取异地用警、交叉互查等方式,严查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7月份以来,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以上。
综合施策治理机动车乱停乱放。采取疏堵并重的方式,大力加强机动车乱停乱放治理。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2.1万个,其中夜间8时至早7时临时停车泊位500余个,施划非机动车停车标线2万余平方米,增加停车指示、禁停标牌113块;加强机动车乱停乱放治理,采取电话告知、现场劝离、电子抓拍、贴条罚款、拖曳车辆等方式综合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
大力加强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治理。采取组织大兵团作战、文明志愿者上路执勤等方式,对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逆行、翻越护栏等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和处罚,确保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开展礼让斑马线专项治理行动,对不礼让斑马线的机动车进行电子抓拍、处罚;抽调专人成立非法营运三轮车、四轮车治理小分队,严查非法营运三轮车、四轮车。
重拳打击炸街飙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炸街车、飙车党”扰民问题,交警支队抽调专人成立专案组,突出晚间8时至次日凌晨2时重点时段,针对音乐桥、龙湖周边、益民路边拐村、市体育场等重点区域,迅速开展“炸街车、飙车党”专项治理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共查处非法改装汽车35辆、摩托车11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狠抓精细化管理
改造提升交通设施
市公安局运用交通工程学原理,对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实行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近期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在市城区主次干道施划交通标线11万平方米。其中:冷喷交通标线9万平方米,热熔交通标线2万平方米;维护维修红绿灯路口48个,改造优化红绿灯路口10个,增设、更换交通标志30套79块。
加强对交通信号灯、交通隔离护栏等设施的维护运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高维护运营效率和质量。狠抓精细化交通组织优化,借鉴外地路口渠化先进经验,科学渠化交通路口118个,在39个路口实行提前右转、直行待行、左转先行等优化措施;大力实施平面交叉路口微改造,对胜利路与开州路交叉口、建设路与京开大道交叉口等17个易堵路口进行改造,铲平、缩减花池,增加路口车道数量,提高路口通行效率;梳理影响通行秩序的设施规划,利用交通护栏封堵主次干道不合理开口13处,减少车辆随意掉头、非机动车随意横穿等问题,极大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在市城区主次干道、平交路口新建或改造路口电子警察118处、电子卡口60套、机动车违停抓拍18套、不礼让斑马线抓拍5套,对闯红灯、乱变道、乱停车、不礼让斑马线等9类显见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电子抓拍、处罚。电子警察系统投入使用以来,闯红灯、乱掉头、争道抢行等显见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动态、静态交通秩序进一步规范。在高德地图通行网上,7月份以来,市城区交通畅行指数(TPI)保持在1.3至1.4之间,常态化处于优良通行状况。
狠抓宣传警示
营造浓厚整治氛围
市公安局围绕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要求,深入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酒店等“七进”活动,举办各类交通安全主题讲座163场次,切实提高交通安全常识的知晓率和普及率。
持续开展寻找最美濮阳交通人和搜索最不文明交通人活动,通过“满天星”视频监控系统、群众随手拍举报,曝光车辆闯红灯、逆行、掉头猛拐、争道抢行、隔窗抛洒杂物、不礼让斑马线,非机动车逆行、闯红灯,行人翻越护栏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113次,其中典型案例23起、终身禁驾12人,整治隐患运输企业17家,大力倡导安全驾驶、文明出行,全力营造与全国文明城市相适应的交通环境。
狠抓内部管理
树立良好形象
严肃警容风纪。市公安局结合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活动,针对当前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存在的路面见警率、管事率不高、执勤形象不佳、执法不规范等问题,从8月份开始,在交警队伍中开展为期2个月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以铁的手腕狠抓队伍管理。
狠抓突出问题整改。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指挥部交办的各类问题,按照事不过夜的原则,不讲理由、不讲条件,立即整改到位。同时,抓住市领导分包网格化的机遇,推动解决交警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13个,特别是胜利路市中医医院门口车辆乱停乱放,机动车、非机动车进出不便等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狠抓窗口服务质量提升。在车管、驾管等窗口单位,实行一站式、一窗式、预约、延时、上门、“四个减免”等服务,在26家汽车4S店开通临牌、新车上牌、抵押等业务,4家保险公司开通合法机动车免检标志,2家银行开通机动车抵押、解压等业务,“四个减免”每年减轻群众负担50余万元。严厉打击“车托”“黄牛”等非法中介,一周时间驱散劝离31人次、行政拘留3人,进一步优化窗口办公环境,全力服务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武德龙 王振稳)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