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对环卫工、农民工等户外劳动者来说,歇歇脚、喝杯降暑的绿豆汤是再美不过的事情,而这在龙都濮阳早已成为现实。
“谢谢你们啊!这里环境好、服务又好,一喝完绿豆汤,我一身的疲惫感都消解了。”8月5日,在华龙区环卫局户外劳动者驿站子路站,城市管理协管员赵爱社对驿站的服务啧啧称赞。
记者看到,驿站内设施齐全,环境舒适,配有开放式急救箱、空调、报纸、充电器、桌椅、饮水机、一次性纸杯、微波炉、纸巾、雨伞、香皂等日常用品。“现在已经进入高温季节,我们每日提供防暑绿豆汤,让户外劳动者来到这里就如同到家一样。”该驿站负责人表示。
2014年年初以来,市总工会以为环卫、城管、交警、快递、外卖等户外劳动者群体解决“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为切入点,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加大户外劳动者驿站合作共建力度,共建温馨港湾,让户外劳动者驿站绽放龙都大地。
因势而谋,着眼全局高位推动。市总工会成立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抓落实、抓推进、抓建设。精心制订《濮阳市“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实施方案》,科学谋划、合理布点,重点依托沿街服务窗口和门店,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确立了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务实高效的建站模式。
应势而动,集中发力多点开花。成立建站小分队,明确任务分工,划片包干,责任到人,通过与单位商户集体座谈,领导带头上门沟通、业务协调指导等方式,首批以银行、卫生服务站、宾馆、旅行社等为代表的76家沿街服务窗口率先建立户外劳动者驿站。以点带面全面推开。我市形成了以城区主干道服务窗口为主,向基层社区延伸、向各县区辐射的良性发展格局,并通过表彰先进的方式,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激发企事业单位和商家建设驿站的热情,使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迅速发展、多点开花。
规范建设,打造品牌彰显作为。坚持在提升质量和规范运作上出实招、下真功,出台《“户外劳动者驿站”规范化创建方案》,设计出濮阳户外劳动者驿站统一的外置牌型,确保每个户外劳动者驿站有休息场所、有标识标牌、有简介说明、有专人负责、有配套设施、有管理制度,使饮水机、充电桩、书报刊、休息桌椅、医药箱等物品成为驿站的必备,让卫生整洁、热情接待、微笑服务等规范成为驿站的标配。强化对户外劳动者驿站的日常督导检查,对建站数量多、发挥作用好、社会评价高的单位企业授予“优秀户外劳动者驿站”“爱心单位”荣誉称号。积极引导各驿站利用自身优势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开展标准化、个性化、精准化驿站建设,比如冬至送水饺、免费早餐、免费义诊等,不断扩大户外劳动者驿站服务职工的范畴。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300余家,已累计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温馨、便捷的常态化服务10万余人次,创造了启动早、数量多、种类全、有特色、低成本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工作“濮阳模式”。(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张俊达 高钰淋)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