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市民发现我市数条主要道路焕然一新:路面平坦、标线清晰……这是市住建局对市城区人民路、黄河路、胜利路、石化路、京开大道等5条市政道路部分路段,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成果。
但也有不少市民提出疑问:“为什么有些路看着还不错,就进行了修复;而像黄河路中段这些路段,这次却没有修?”
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市住建局负责人和公路养护专家。
预防性养护是新的道路养护理念
市公路勘察设计院院长邓志坤,是河南省干线公路养护技术方案评审主要专家,主持了《河南省普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等的编制,参与了河南省工程技术标准《城镇道路功能化复合封层技术标准》的审查。
邓志坤介绍,我市城市道路主要为沥青路面,其基层基本上采用半刚性材料。一旦雨水渗入基层,由于半刚性材料基层的抗水冲刷能力不足,将会对基层造成损坏,逐步使道路结构功能受到破坏,直至整条道路严重破损。
“小修等中修、中修等大修,不坏不修、坏了才修、坏得越严重越先修”是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邓志坤介绍,道路损害达到必须进行结构性修复阶段,投入大、施工复杂、工期较长,同时将对正常通行造成较大影响,“这让城市道路建设走进了恶性循环,无形当中增加了财政负担。”
预防性养护是在沥青路面整体性能良好、但存在病害隐患或有轻微病害,在不改变当前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为提高路面全寿命周期养护效益,防止路面病害出现或轻微病害的进一步扩展、延缓路面结构功能和使用性能的衰减,采取的一种事先性、主动性的养护工程,旨在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更长的道路使用寿命。目前,在道路预防性养护方面,我市已走在全省前列。
根据我市道路的病害现状,预防性养护主要以封堵路表水下渗为目的,同时延缓、防止已发生和未来发生的裂缝向上反射。预防性养护措施相对简单,不需要像结构性修复那样进行开挖翻修,投入少、施工快,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市政道路正常通行的影响,同时还能提升城市形象。邓志坤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跟人一样,身体不舒服就要赶紧就医,发展成大病就花钱多了。”
预防性养护分路分段进行
2019年3月以来,市住建局组织相关专家对市城区相关道路进行了摸底调查。
根据不同路段的功能和病害程度,本次预防性养护共采用3种方案。方案一为橡胶沥青复合罩面,一般用于人民路等城市中心道路。该类路段采用废旧橡胶为添加剂,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抗裂、耐久性,空隙率、构造深度更大,有更高的耐磨、降噪功能。
方案二为薄层罩面,主要用于主城区道路,代表路段为京开大道(中原路—胜利路)、黄河路(京开大道—濮上路)、胜利路、石化路(大庆路—马颊河、京开大道—开州路)。该类路段具有更优的抑制裂缝反射、封水特性,具备更优异的使用性能和更长的道路寿命。
方案三为复合封层,主要用于非主城区道路,代表路段为黄河路(G106—茂名路)、胜利路(G106—扶余路、华安路—濮水路)。该类路段在新型封层基础上加铺一层磨耗层,将两者抑制裂缝反射、封水、抗滑、耐磨、耐久的优点集于一身,成本低,延长道路寿命更长,尤其适应道路高频洒水。
这3种方案统一采用橡胶沥青纤维碎石封层+表面层,具有良好的应力吸收作用,同时高富油层可有效缓解路表水的下渗。该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将大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黄河路何时修
市住建局局长李世敏介绍,我市部分路段路况病害较少、损坏较轻(如京开大道南段),暂时没有进行预防性养护,但已列入养护计划,将在未来的1至2年内进行养护。而黄河路(京开大道—大庆路)、石化路(京开大道—马颊河)、京开大道(绿城路—中原路)路面状况较差,路面结构层出现不同程度破坏,必须进行结构性修复。
“为避免多部门重复施工,我们正协调有关部门对路下的管线进行勘测,待修路的时候同时施工,防止出现‘拉链路’现象。”李世敏介绍,今年对道路进行预防性养护的同时,我市还对道路标线、交通设施进行了同步升级,确保城市道路更畅通、更美观、更舒适。(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苗向阳)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