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城市形象的窗口;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最为显著的体现。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看马路上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文明行为即可知道。文明创建中,我市将交通文明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市文明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部门,持续开展交通文明整治,使濮阳市民的交通文明素质大幅度提升,文明交通行为,已经成为濮阳市民的“家常便饭”。
斑马线前的文明
12月10日,记者走上市城区街头,发现文明交通行为随处可见。在濮阳日报社门口的斑马线上,几名行人正在过马路,一辆奥迪车快到斑马线前时自动减速,然后安静地等待,没有按喇叭。“我可不想被曝光,宁愿多等一会儿。”奥迪车司机说。
这名司机说的曝光,是市文明办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开展的一项工作,不定期对交通不文明行为,通过网络进行曝光。曝光中,车牌号、驾驶人身份证号,甚至交通违法行为人的头像都能看到,为的就是要督促全市人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被曝光的人,一旦被亲朋好友看到,都感觉很没面子。对于一些公职人员的交通违法行为,直接抄送给所在单位,影响交通违法人在单位的形象,甚至影响评先。相反,对那些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和个人,也在网络上进行公开表扬,评其为“最美交通人”。寻找“最美交通人”、警示曝光引发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我市通过“满天星”视频监控系统、群众随手拍举报,曝光不文明车辆3850辆、不交通行为1050起、典型案例231起、隐患运输企业216家。
当日上午11时40分,记者在市区帝丘路市油田第五小学门口的斑马线上看到,正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将路面堵得严严实实,从此路过的司机,都能安心地等待,并没有乱鸣喇叭的现象。此种情景,记者在市区人民路、胜利路等斑马线附近都能看到,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在濮阳已经司空见惯。
走在濮阳的街头,文明交通的现象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机动车礼让行人、机动车让非机动车先行、绿灯时机动车辆不鸣笛等交通文明现象时常可见。
城市交通越来越文明和交通部门的规划部署密切相关。我市持续开展各类交通专项治理,对交通流量较大的路口进行微改造,开展警示教育等主要举措,为我市文明交通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行道上的文明
随着车辆越来越多,城区不少马路的人行道上,也不得不规划一些停车位。但行走在人行道上,并不十分担心行人和机动车相撞。
12月9日中午,记者在胜利路上行走,看到一辆车正在倒车,两名行人恰好经过。行人主动停下来让车先过去,机动车司机则停下车,招呼行人先过去。这样和谐的一幕,让人感到非常温馨。
在胜利路与振兴路交叉口,记者看到红灯亮起时,骑非机动车的市民、行人,都能主动停下来等绿灯亮了再走。两名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正在引导交通。“经常能看到志愿者在街头引导交通,看到他们后,我一到路口就自觉停下来。人家那么辛苦,就是想让濮阳的交通好点,咱要再违章就不好意思了。”市民吴大妈说。
机动车违章一般有经济、扣分等处罚,但行人、非机动车违法并不好管理。为此,市机关事业单位的志愿者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在上下班高峰期到路口执勤,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在保证道路畅通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
当然,文明交通除了要引导外,还需要持续进行整治。我市持续开展各类专项治理行动,从严查处酒驾醉驾、涉牌涉证、乱停乱放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0.3万余起。其中,无证驾驶3385起,酒驾醉驾2433起,乱停乱放11.8万余起,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9731起,行政拘留255人。
交通通行效率提高了
市区胜利路和长庆路交叉口,曾经是濮阳市的一个堵点,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排起的汽车长龙,蔚为壮观。同时,这里还是个乱点,左拐的、直行的,常常交织在一起。但从去年到现在,从这里经过的市民,都会惊喜地发现,这里现在交通顺畅了。原来,我市根据实际,对该路口实行了禁止左拐的规定,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类似的路段还有很多。比如,在市区胜利路与开州路交叉口,以前机动车右拐要占直行道,常常导致车辆堵塞严重。后来,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相距该路口十多米的地方,提前设置右拐道,使得这里的交通一下子变得顺畅了很多。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为了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我市邀请交通管理专家,编制市城区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三年规划,对交通流量较大路口进行微改造,最大限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共增加路口直行车道15个、左转弯车道8个,施划交通标线24万平方米,加装隔离护栏2万米,施划停车位8123个,施划“文明行停”标语5372条。
文明交通教育延伸至学校及家庭
“回去给你爸妈说,‘你们自己都骑电动车闯红灯,怎么给我们做榜样呢?怎么教育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呢?’”这是近日发生在市第八中学交通安全课上的一幕。前来这里给孩子们上课的交警,用案例的形式,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文明交通行为,同时引导孩子把文明交通常识带到家庭,监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交通文明素质的提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除了交通整治、处罚、说教外,最主要还要提高交通文明常识的知晓率。为此,我市启动了交通文明进校园活动,交警定期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给家长们上课。孩子们又把交通安全课上学习到的内容,带回家中,慢慢地,整个社会的交通文明素质都提高了。
据了解,2018年年初以来,我市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七进”活动,举办各类交通安全主题讲座506场次,联合市教育局建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室)104所,播放文明交通公益宣传片4150场次,发送温馨提示369万余条,印发宣传资料27万余份。(记者 李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