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轻轻掠过。推开窗,只见小区内一排排绿植随着微风轻荡,绵延起伏。在朝阳的映照下,绿如碧玉,红如玛瑙,好一幅醉人的金秋画卷。”9月10日,文字爱好者刘淑兰一起床就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诗意文字。绿色已成我市最美底色。
这是我市的绿色魅力,也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下简称“创森”)工作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近年来,我市以创森工作为抓手,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大事来抓,通过大投入、大绿化使全市绿化面积显著增加、生态环境更加优化,真正实现了还绿于民、还生态于民,让市民畅享绿色福利。
社区植绿 绿入万家怡人心
在市城区东方花园二期小区门口,放眼望去,国槐、榆树、乌桕、大叶女贞、白蜡等树木高大挺拔,月季、樱花、紫薇、海棠、桂花、玉兰等花木四季飘香,山楂、核桃、柿树等果树则为小区增添了生机和情趣。走进其中,高大的住宅建筑物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仿佛置身于郊野公园。
让城市拥抱森林,让绿色融入生活。自创森工作启动以来,我市按照有创建组织、有实施方案、有规划设计、有稳定投入、有浓厚氛围的要求,以开展生态文明社区(小区)创建活动为抓手,动员全市社区(小区)通过全面消灭小区裸露黄土,充分利用社区绿地、广场,鼓励住户在自家阳台、庭院摆放盆景、花卉,设置生态健身广场及景观小品等方式,系统建绿、拆墙透绿、拆违增绿、见缝插绿,强力推进社区(小区)绿化提升。
人道我居城市,我疑身在园林。目前,全市社区(小区)绿地率超过35%,绿化覆盖率超过40%。陆续涌现的世外桃源、绿城花园、龙都花园等一大批景色优美的绿色社区(小区),不仅有效提升了我市总体绿化水平,还为市民打造了环境优美、层次丰富、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城乡披翠 广袤大地喜逢春
“春杏、夏桃、秋梨、冬柿,我们这儿从不缺水果,一年四季都有淡淡果香。”南乐县寺庄乡王洪店村村委会主任王秋印兴奋地说。
王洪店村位于南乐县寺庄乡东北部。近年来,该村街道按照“一街一品”模式,栽植了柿树、枣树、梨树等果树;庭院按照群众个人喜好和“一户一品”模式,栽植了果树和花木;全村流转土地300余亩,大力建设集观光旅游、果品采摘、餐饮休闲于一体的果香小镇。
这样的村庄,在我市绝非个例。自创森工作启动以来,我市紧贴群众需求,以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为切入点和发力点,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坚持不砍树、不填塘、不移栽大树、不搞奇花异木,在最大限度保留近自然生态景观的基础上,把城市绿化理念延伸到乡村,让乡村各具特色、各美其美,为群众营造更加舒心的生活环境。
我市还因地制宜开展围村林、防护林、街道绿化、乡村公园、庭院绿化及小微湿地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共完成绿化提升村庄2000余个,绿化面积9万余亩,全市村庄林木绿化率35.43%,形成了“村外绿树环绕、道路林木成荫、庭院花果飘香”的田园美景。
绿满校园 环境育人法自然
金秋时节,走进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小学,一种清爽、自然、舒适的感觉扑面而来。这里树木葱茏,绿茵诱目,百花争艳。穿着整洁校服的学生,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绿荫下飞舞,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是我市大力推进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为加快推进创森步伐,我市教育系统积极行动,出方案、定标准、拿措施,全力推进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校园绿地新建面积1600亩、改造面积840亩,361所学校创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学校。
我市各学校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主题,常态化开展每人种一棵树、养一盆花、写一篇作文、收集一句环保名言、进行一次环保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倡导文明、绿色生活方式,增强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的爱绿、植绿、护绿意识。
葱葱绿树、茵茵芳草,营造了健康、幽静、优雅的环境,传递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从中汲取蓬勃向上的力量,能够有效提升学校整体育人环境。
见缝插绿 花草苗木淌绿韵
“闻着花香上班,听着鸟鸣工作。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舒畅不说,工作效率也高。”在市政府综合楼工作的林女士说。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