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黄河故道上的“绿色长城”
——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纪实之一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15 16:17:29   

盛夏时节,行走于龙都大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房前屋后到田间地头,到处树木成行、鸟语花香,满眼的绿色让人无法想象这里曾是黄沙遍野、尘土飞扬的黄河故道。

濮阳,一个与黄河结缘的城市,东南有黄河蜿蜒流过,西有黄河故道纵贯南北,全市各类风沙化土地126万亩。过去由于林地稀少,尘土飞扬,“风起沙扬、浑无一片,干旱低产、靠天吃饭,走路不睁眼、吃饭不端碗”成为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改变“穷沙窝”,成为我市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呐喊。

QQ图片20180715161820.png

图为黄河故道旧貌

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近年来,特别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我市按照“黄河生态涵养带、金堤河生态涵养带、黄河故道防护林带和都市林业生态圈“三带一圈”的空间布局,在黄河故道上强力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大力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培育发展林业产业,黄河故道因林而绿,风沙因林而止,在黄河故道上筑起了“绿色长城”。

同时,我市还充分发挥林业的产业功能,打造了一条条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廊道、产业廊道、旅游廊道,实现了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QQ图片20180715161838.png

图为黄河故道防护林

防沙治沙,构筑起黄河故道上的“绿色长城”

7月10日,走进位于市城区黄河西路的濮上生态园区,只见草绿树茂、候鸟群集、河湖相连。置身其中,不由得让人心旷神怡。可谁又会想到,建园前,这里是黄河故道风沙区,每到冬春季节,风起沙扬、黄沙肆虐,所到之处农田被毁、庄稼被埋,群众苦不堪言。

当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一场大战黄沙的绿化战役打响了。短短几年内,濮上生态园区雏形渐具、功能日显,园区内茂密葱郁的植被终于锁住了漫漫黄沙,使“桑间濮上”美景重现于世人面前。

如今,濮上生态园区景观面积近万亩,栽植各类乔灌花木500万株,植物种类达上千个,动物近百种,水域1000亩,融多种旅游功能于一体,成为镶嵌在龙都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濮上生态园区的建设,只是我市防沙治沙,加强生态防护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濮上生态园区也只是我市黄河故道“绿色长城”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QQ图片20180715161851.jpg

图为濮上生态园区现状

在清丰县,得益于近年来该县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12400余亩的清丰阳子国家生态公园(试点)、2000亩的中华孝文化森林公园、9000亩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及万亩万相红梨基地等一大批生态防护和林产工程相继建设完成。2014年至今,清丰累计植树造林15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年均造林绿化面积占县域面积的2%以上,锁住了97%的风沙化土地,极大地提升了沙区生态环境质量。

与此同时,该县还以“四好公路、清溪清丰”行动为抓手,突出功能化建设,大力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林水相依、生态屏障、农田林网、廊道绿化、四旁植树等十大生态工程,逐步形成了“田成方、林城网、沟相通、路相连”的多功能、复合型防护林体系,构筑起独具平原特色的生态景观。

QQ图片20180715161902.png

图为清丰生态防护林现状

同样地,在南乐县,该县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南乐的目标,着力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大力推进绿化水系工程建设。

一时间,占地约3000亩的南乐县省级森林公园拔地而起,7000余亩的马颊河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复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乐西湖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该县“森林绕城、绿廊穿城、游园缀城”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QQ图片20180715161913.png

图为南乐马颊河国家湿地公园

如今的黄河故道已经一改往日面貌,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生态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森林公园,万亩经济林基地、重要城市生态廊道等以组团重叠、矩阵排列、首尾相连的形式共同在龙都大地构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生态惠民,“穷沙窝”嬗变为“绿色银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免费开放的公园绿地,让更多的老百姓进入森林、享受森林。

据河南省林科院测定,濮上生态园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平均值为1991个/cm³,最高为6696个/cm³,是名符其实的城市“天然氧吧”和“绿肺”。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聚了人气,还为周边的百姓添了“福气”。

随着黄河故道森林生态体系的逐渐完善,清丰阳邵绿海圆梦农业观光园、大屯万相红梨现代农业示范园、南乐县张果屯镇草莓采摘园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昔日荒凉的黄河故道,已经成为及集鲜果采摘、畜禽养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园区,发展成为濮阳市六条主要旅游带之一。据统计,2017年全市森林旅游逾9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亿元。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