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00亩是‘红不软’桃,那1100多亩是‘半边红’梨,到丰产期每亩可增加收入1.5万元至2万元。”3月21日,南乐县梁村乡西崇疃村党支部书记李国选站在村头难掩兴奋的心情。
西崇疃村共有人口2372人,却只有耕地1624多亩。多年来,由于耕地较少加上种植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一直偏低。2014年,该村被认定为贫困村。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村民的努力拼搏,截至2017年年底,村里仍有贫困户109户。
为带领村民彻底摆脱贫困,经过多次外出学习考察,村“两委”决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党建+合作社+互助扶贫+贫困户”的模式,建设标准化林果基地。该村注册成立了南乐县宏升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里耕地实现全部流转,村民全部变成社员和股东。为确保产品质量和销路,合作社采取“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种供肥供药、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签订购销合同。
为消除村民的后顾之忧,村“两委”成员带头入股,为合作社垫付启动资金。现在,该村1624亩绿油油的小麦垄间,已全部栽植上桃、梨等果树。“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片绿色的树林,但对我们西崇疃村来说却是奔小康的新希望。”李国选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乐县通过招商引资、连片发展、土地流转等方式,规模发展林果,努力打造10万亩水果基地。据统计,该县经济林面积已达8.9万亩,其中结果面积5.3万亩,年产量3.18万斤,产值5.2亿元。(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蒋晓宇 冯云丽)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