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濮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是什么?
《濮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4年)》依据市情及城市生态空间发展布局,把“濮上绿韵,宜居龙都”作为建设目标,确定濮阳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布局是:以“三带一圈”为空间布局,以四大走廊为生态骨架,以五大生态工程和六大产业工程为载体,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具体阐释为:
1.“三带一圈”拥龙都。“三带一圈”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空间布局。“三带”即黄河生态涵养带、金堤河生态涵养带和黄河故道防护林带,“一圈”为都市生态林业圈。在黄河生态涵养带,重点抓好黄河湿地保护开发利用、滩区苗木花卉和木本粮油等高效林业发展、黄河堤防绿化等;在金堤河生态涵养带,重点抓好金堤河河岸绿化、湿地公园建设等;在黄河故道防护林带,大力开展防沙治沙,重点抓好农田林网和国家储备林、优质用材林复合种植基地建设等;在都市生态林业圈,重点抓好环城林系和廊道绿化、苗木花卉和经济林基地、郊野公园建设等,为城市构筑生态屏障。“三带一圈”相接互补,逐步将森林生态、生态产业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
2.四大走廊贯全境。四大走廊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生态骨架。一是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为轴的“一河两路两林带”西部生态走廊,全长约80公里;二是以第一濮清南、马颊河为轴的“一河一路两林带”中部生态走廊,全长90余公里;三是以黄河堤防为轴的黄河生态景观走廊,全长约150公里;四是金堤河生态走廊,全长约130公里。通过水、路、堤、林综合治理,形成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纵横交织、相互贯通、功能完备的生态系统,使之成为濮阳生态产业建设的骨架。
3.“五林相依”优生态。“五林相依”是按照“林路相依、林水相依、林田相依、林城相依、林村相依”的建设模式,大力实施廊道绿化、河渠绿化、农田林网、城郊绿化和村庄绿化等五项重点生态工程,着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城郊林和围村林,尽力扩大造林面积,优化全市生态空间布局、优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优化林业生态景观效果,让森林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互融合,做到处处见林,处处见绿,塑造和谐秀美、林茂粮丰的田园风光,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4.六大产业惠民生。六大产业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着力实施的六大重点产业工程。坚持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大力开展林业扶贫开发,着力实施特色经济林、苗木花卉、优质用材林基地、林纸林板家具、林下经济和森林观光休闲等六大产业工程。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进土地流转,让土地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让企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更多就业机会;通过重视和强化森林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让森林提供更多、更优的生态产品和服务。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