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记者自市林业局获悉,根据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我市将强力推进七项重点工程,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验收标准,为今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城镇绿化工程——进一步提高市中心城区绿化水平,突出抓好城市周边、主干道、绿地广场、湖边水岸等重点区域的绿化美化,实施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垂直绿化,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形成“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一千米见林”的绿化空间格局。努力提高各县城建成区的绿化水平,新建一批城市公园、游园和广场绿地等。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建成区完成绿化面积0.2万亩以上。
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依托黄河、金堤河、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第一濮清南(马颊河)四大水系,建设四大生态走廊,单侧绿化宽度不少于100米,重点地段单侧绿化宽度300米以上,实现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完善提高各级道路绿化水平,高速公路、国道单侧绿化带50米以上,省道单侧绿化带30米以上;对重点路段和关键部位,实行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绿化,乔灌花草相结合,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在城市周边建设环城防护林带和城郊森林。全市生态廊道建设绿化总面积2万亩以上。
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抓好县、乡、村道路和路沟河渠绿化,实现应栽尽栽、应补尽补。村级道路单侧植树1至2 行,县乡道路单侧植树3至4行,干渠和重要沟渠单侧植树4行以上,支渠单侧植树2行以上,其他沟渠单侧植树1行以上。突出抓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两侧的路沟河渠绿化,3至5公里范围内不得有500亩以上农田林网空当。林网植树选择高大乔木,盐碱地宜种植垂柳、白蜡等树种,其他地方多植泡桐、楸树、杨树等树种。全市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50万亩、植树400万株以上,折合造林面积2万亩以上。
郊野公园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繁荣生态文化,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郊野公园,让群众更多共享生态建设成果。全市计划新建和完善提升郊野公园15处以上,其中突出抓好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南乐马颊河国家湿地公园、台前金水国家湿地公园、清丰阳子国家生态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人居环境绿化工程——重点抓好森林乡村建设,在林业精品线路沿线建设一批绿化示范村;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绿化、企业绿化、校园绿化,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全市人居环境绿化新增造林面积1万亩以上,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45个以上、生态文明示范企业15个以上、生态文明示范校园50个以上、生态文明示范社区5个以上。
林果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工程——全市新增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以“兴林富民”为宗旨,抓好特色林果、苗木花卉等高效林业发展,打造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东北庄—单拐—清丰县城等高效林业产业带,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切实提高农民涉林收入。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工程——以提升生态文化品位、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标识标牌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义务植树基地和纪念林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与教育工作,普及森林生态知识,不断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同时,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记者 王志浩 通讯员 祝宇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