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前县,认识孟昭旭、王改玲一家的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虽然老两口已年过古稀,但多年来仍坚持学习、热心公益,资助贫困学生、情暖孤寡老人,是当地群众眼里有名的“大好人”。他们家庭也被评为市级文明家庭。
孟昭旭夫妇20世纪70年代入党,都是退休干部,学习是两位老人的共同爱好。他们订有《光明日报》《河南日报》《濮阳日报》等报刊,每天都坚持把这几份报刊看完,从不间断。党报党刊上刊登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评论员文章和其他重要文章,他们都认真研读,圈划重点,写条注、辑录归册。孟昭旭还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实际结合,撰写宣讲资料先后赴农村、机关、学校、敬老院等进行宣讲。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成了老两口近段时间学习和关注的重点。“学习是补足老年精神之‘钙’的唯一办法,老了也不能掉队,要坚守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本色,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做力所能及的善事好事。”孟昭旭说。
孟昭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夫妻二人坚持助人为乐,拿出几万元的积蓄,资助了7位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不论是南方洪水,还是玉树地震,每逢社会有灾难时,孟昭旭夫妇都积极捐款献爱,5年来捐款3万余元。他们坚持孝亲敬老,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对全县9个乡镇敬老院130余名孤寡老人行孝,连续12年逢年过节都要购买礼品去敬老院慰问,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和爱心,被誉为他们的共同孝子和孝媳,仅此就花费8万余元。对别人能舍、对自己能俭、对社会能捐的老两口,在社会上有着极好的口碑。
孟昭旭夫妇从上一辈那里传承的孝亲敬老、宗慈尚善、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美德,在言传身教中也传承给了下一代。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很争气,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尽责担当,在生活中孝敬老人、家庭和睦、培育子女。十几年来,孟昭旭个人及其家庭获得了省、市、县多项殊荣,但是他却从不自满。“作为受党培养多年的共产党员,我们就应该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到老,用一生的无私付出,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孟昭旭说,他将继续发扬良好家风,带动更多家庭一起参与公益事业、奉献爱心。记者 樊欣欣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