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的人幸福生活是我的信念,让慈善力量温暖更多人是我的目标。”已经投身慈善事业14年的慈善工作者李瑞刚坚定地说。李瑞刚自1992年从武警部队退伍参加工作,2008年来到市慈善总会工作,从此开启了他独特而温暖的人生经历。
这14年间,他和市慈善总会一起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4年来,他千方百计募集慈善资金,努力为弱势群体分忧解愁。他协调并参与市慈善总会开展的“慈善一日捐”“九九公益日”等筹款活动和各种项目救助,共筹集、发放资金2亿多元,救助重大疾病患者、残疾人及特困教师、大学新生、贫困中小学生达16万余人次,为推进濮阳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常说:“从做慈善工作开始,我就爱上了这一行业。”在慈善工作中,他常常以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要求自己,他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从一个门外汉转变成单位骨干。面对数以万计的到慈善总会求助的困难群众,他总能热情接待,认真记录,耐心开导,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2016年以来,他连年被河南省慈善总会评为优秀慈善工作者、先进个人,被濮阳市民政局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被濮阳市妇联评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先进个人。
李瑞刚以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让濮阳市慈善事业更有氛围。他根据来访群众反映的总会在开展公开募捐和救助活动中不够规范的问题,积极向总会领导提出开展活动规范的建议,促使市慈善总会尽快出台了《慈善资金募集管理办法》《救助管理办法》《冠名基金管理办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财务信息公开办法》和《加强网筹专项资金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从此使慈善救助做到了有章可循,做到了慈善资金来源公开,投向公开,救助单位、人员公开,确保了慈善资金公开、公平、公正。他的这些举措,不仅塑造了他慈善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也提高了濮阳市慈善组织的公信度和影响力。2017年,在他的努力和协调下,市慈善总会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为慈善总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仅有发展要求,更有民生期盼,他把幸福濮阳和慈善事业建设巧妙地融合起来,坚持做实慈善项目,让濮阳慈善的救助品牌更亮。他通过汇报情况、推荐项目、介绍受助人的特殊困难等做法,积极主动地与中华慈善总会、河南省慈善总会联系,先后争取了不少慈善项目。“中慈易瑞沙发药点”项目为肺癌患者发药294人次,价值201万元;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基金为我市沿黄范县、台前县42所小学每所学校捐赠图书3700册价值10万元,共15.54万册价值420万元,并在所捐赠的学校设立“中慈爱心图书室”;“劲牌慈善阳光班”落户范县一中,150名贫困学子每年享受4000元救助金,直到高中毕业;东润公益基金会向台前县80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捐助助学金60万元,“东润益师奖”为100名教师发放救助金20万元。这些救助项目的落户,极大地惠及了濮阳贫困群体。记者 吴丹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