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十三五 出彩濮阳 我们共同见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建设健康濮阳护佑人民健康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1-05 07:16:41   

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医疗保障是人民幸福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以建设健康濮阳为目标,聚焦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深化医改、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医院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实现了新跨越,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健康保障。

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2019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 9.35/10万名,婴儿死亡率2.8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60‰,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2020年,我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达65元,比2015年增加2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31项,比2015年增加19项,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覆盖人群逐步扩大。加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公共健康屏障更加牢固

我市认真落实重大疾病防控综合措施,甲类、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历史较低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预防接种省级示范门诊全覆盖和县(区)级疾控中心数字化门诊全覆盖,在全省第一个实现市级消除疟疾的目标,艾滋病疫情持续保持低流行态势,职业病发病数量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华龙区被评为全国十佳特色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强化疫情监测研判,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切实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在全省率先开展境外返濮人员排查,率先实行集中隔离,率先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2.5万名医务人员放弃节假日、冲锋在一线;市人民医院成建制接管市传染病医院,通过中西医协同治疗,实现了确诊病例零病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收治率100%、治愈率100%的目标,受到省领导充分肯定。市卫生健康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市眼科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迁入新址,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综合楼、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病房楼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改造提升等项目进展顺利。累计投入3.09亿元,对濮阳县等4个县人民医院和范县等5个县中医医院进行改扩建,增加业务用房12.6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500张。有5所城市医院被评定为三级医院,全市22所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

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濮阳县、清丰县、范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8个。成功创建中医骨伤、中医心病、中医康复三个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

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持续开展“患者满意提升工程”“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等活动,群众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市人民医院、市安阳地区医院、市油田总医院成功创建河南省首批国家级创伤中心与胸痛中心,并通过国家高级卒中中心验收。市油田总医院心脏内科被确定为我市首个社会办医院专科能力建设国家项目单位。我市连续9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市中心血站第一采血班组被评为“全国表现突出采血班组”。

健康扶贫成效显著

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因病致贫户数、人数分别较2017年年初减少18107户51737人,脱贫户数占脱贫总户数的52.51%。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慢性病签约率、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合格乡村医生覆盖率均达100%,全市贫困人口综合报销比例达93.72 %,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 95.06%,高标准完成 “三个100%和两个90%”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围绕健康濮阳建设,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增优势、补短板,惠民生、重统筹,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今后五年要坚持的五个重大发展战略——

1.实施全民健康战略。

2.实施人口均衡发展战略。

3.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4.实施人才兴医战略。

5.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今后五年要做的重点工作——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做好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深入实施健康濮阳16项行动。持续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促进工作,创新智慧养老健康服务模式,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和绩效评价工作,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薪酬总量挂钩。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持续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实现“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目标。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持续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与管理水平。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巩固市、县医院提质升级成果;加强城市区域医疗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指导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胸痛、创伤、卒中、重症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强医防融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

“十四五”期间,我市要推进一项重大行动、开展三项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四大体系、完成十大任务——

1.推进健康濮阳建设重大行动。

2.开展市、县、乡三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

3.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指挥、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救治、应急物资保障四大体系。

4.完成十大任务:深化“四医联动”改革,激发卫生健康事业内生动力;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促进人口家庭可持续发展;打好健康基础;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将健康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重视传承创新应用,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卫生健康领域项目建设。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闫现营  佀晓阳  管松丽 文/图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