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论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作者:本报评论员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16 08:03:59   

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强调,当前濮阳正处于加快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省委的要求,找准发展的支撑点、突破点、着力点,充分发挥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奋力开拓发展新境界。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既立足当前抓好“六稳”,又着眼长远搞好谋划,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挺起制造业脊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没有制造业的高质量,就没有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我们要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抓好“三大三专”产业为重点,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抓,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迈进。一方面,端好化工产业饭碗,强力推进65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做大传统产业盘子,通过“三大改造”,推动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现代家居、羽绒及制品等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推进通用电气风电设备、德力西智能电气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同时,发挥国家生物基材料集群示范基地优势,推动生物基材料产业几何级倍增发展。提高运用区块链技术能力,更好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发展。  

——大力实施“创新兴市”战略,撬动创新创造这个杠杆。要更好把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统筹起来,努力向创新经济高地迈进。突出我市“三大三专”等产业需求,深入推进创新引领“四个一批”,谋划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开展“三大行动”,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集聚。认真落实《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人才政策》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招才入濮”工程,最大限度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让各类人才在濮阳施展才华。  

——强化基础能力支撑,不断蓄积发展新优势。坚持交通先行,加快郑濮济高铁,范台梁、濮阳至卫辉等高速,以及国道、省道跨黄河大桥建设;开通晋豫鲁铁路客运,打通京杭大运河台前段,积极做好安濮菏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构建畅通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积极融入国家能源通道建设,推进国家天然气战略储气库群建设,打造中原和华北地区重要的天然气输配中心、交易中心,全面“气化濮阳”,构建低碳绿色的清洁能源支撑体系。统筹推进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兴利除害的水网体系和高速安全的信息网络体系。  

——扬起中心城市龙头,构建独具濮阳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强化中心城区带动,巩固提升豫鲁冀交汇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促进城市由注重外延式扩张向注重内涵式提质转变。强化县域支撑,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的重要指示精神,激发县乡活力,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深入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加快推动濮阳变区划边缘为区域枢纽、开放前沿。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新一轮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推进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与中原经济协作区城市联动和重大项目谋划,实现竞合发展、互利共赢。扩大濮阳海关业务,建成河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濮阳分中心,加快建设天津港濮阳国际综合物流港、日照港台前无水港等项目。同时,要一如既往、毫不懈怠地抓好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濮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