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步履铿锵。2018年,全市实现1.87万个贫困户、6.65万农村贫困人口、202个贫困村精准脱贫,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施特色扶贫产业项目341个,建设319座光伏电站,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7亿元,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3.4万人。
展望未来,信心倍增。2019年,我市将完成4.13万贫困人口、123个贫困村稳定脱贫,确保濮阳县、范县、台前县脱贫摘帽。年底前,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二批试点4个安置区涉及群众迁入新居,完成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三年规划12个安置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华龙区东北庄鸟瞰图。
位于南乐县的星光农机(河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扶贫开发稳步推进
市委书记宋殿宇强调,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
当前,濮阳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尤其是黄河滩区贫困程度深,台前县是全省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超过10%。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近年来,我市扶贫开发稳步推进。坚持“转、扶、搬、保、救、教”六路并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战启动以来,累计脱贫9.71万农村贫困人口。深入推进“双联四推六覆盖”,组织全市2万余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和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建立了帮扶对子。实施“百企万户”工程,新建和改造提升精准扶贫就业点404个,安排贫困地区群众就业12900人,其中贫困人口5656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加快实施,第一批试点群众全部搬迁入住,土地复垦已完成;第二批试点安置区建设基本完成;三年规划2017年启动的9个安置区全部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部分安置区已封顶,2018年启动的3个安置区已全面开工。
濮阳县生态种养农田。
濮阳县村民正在采摘香梨。
通盘考虑有机衔接
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2019年,现有条件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面实现,实现农业现代化高水平发展,全体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美丽乡村成为新时代美丽濮阳的标志和底色。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贫困地区不仅要彻底摆脱贫困,还要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贫困群众在稳定脱贫的基础上,要通过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实现小康。各县区要深谋远虑,通盘考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问题,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战役,加大工作力度,提高重视程度,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要抓住脱贫攻坚机遇,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把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项目安排、政策举措优先支持贫困退出村、贫困人口和脱贫人口,持续推动脱贫群众生活改善,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清丰县产业集聚区丰川藤艺家居工人正在制作藤椅。
严求质量巩固成果
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我市把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瞄准目标、压实责任、摸清底数、强化举措、严求质量、巩固成果,确保如期脱贫。
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加大对深度贫困县和深度贫困村的支持力度,整合创新扶持政策,强化对口帮扶,推动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
持续推进精准脱贫。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实施“百企万户”、农业产业化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产业扶贫工程。全面完成2.9万户10.3万人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对因突发性意外致贫返贫的群众实施救助脱贫。开展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强力推进行业扶贫政策落实,确保实现慢性病鉴定清零、残疾人鉴定和发证清零、危房改造清零、滩区居民迁建的贫困户住房安置清零、因贫失学辍学清零、安全饮水清零、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清零。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制定已脱贫县巩固提升的长效机制和具体政策措施,适时开展脱贫成效“回头看”,保持扶贫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消除精神贫困。
放眼我市脱贫攻坚一线,一个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蝶变,一个个民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脱贫群众脸上洋溢着笑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画卷在龙都大地上徐徐展开,宏伟的小康梦在这片土地上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策划:吉子文 梁南阳 周源 张利敏 撰稿:王志浩 摄影:僧少琴 高崟人 贺德敬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