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乡村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3月21日,我市以电视电话会的形式,举行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大课堂(第一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和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动力,不断开创我市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新局面。这是我市坚持以党建高质量促进发展高质量、夯实基础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范县千安社区文化广场。
强基固本 硕果累累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村一级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组织、管理、协调农民生产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村一级党组织的这些作用逐渐弱化了。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不能很好的直接落地于农民,进而影响到“三农”问题的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着力推进组织振兴,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近年来,我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着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濮阳大地落地生根。
辛勤耕耘换来累累硕果。我市依托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成立乡村振兴讲习所和实践教研基地等,建成3条培训专线76个现场教学点,先后举办培训班255期、培训学员1.8万多名。对30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整顿,优化调整村党支部书记93名、村干部221名,确定4909名后备干部。对全市信访高发村、治安较乱村进行排查整治,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推进“三纵三横”魅力村镇特色党建示范带建设,初步打造了349个党建示范点,形成产业扶贫精品线、龙乡精品文化示范线等。加大基层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实现村室建设“清零”目标。
台前县朱庄村的文化墙。
党建引领 统筹推进
市委书记宋殿宇在2019年市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我们必须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到2022年,乡风文明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为此,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凝聚全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工作。要推动农村组织振兴,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南乐县女子舞龙舞狮队喜迎元宵节。
台前县许集村整齐的街道。
南乐县村民喜迁新居。
全力推进八大工程
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的投入与支持。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以八大工程为抓手,持续强化乡村治理。
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推动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到2022年,完成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每年对农村社区工作者完成一次轮训。
“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送法律进农村、维稳定促发展”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送到千家万户。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推动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健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体系,到2022年,实现全市法治乡镇、民主法治村全覆盖,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5个。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人防、技防、物防有机结合的防控网,增加农村重点地区治安室和报警点的设置,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
平安村、平安乡镇创建活动。健全创新奖励激励机制,加强群众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教育,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到2022年,全市平安村、平安乡镇创建率达95%。
乡村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强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落实,健全公共财政支出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自我补充的保障机制,加强对运转经费使用的监督。
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到2022年,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应用格局。将视频图像资源接到农村群众终端,发现异情随时“一键报警”。建立健全“雪亮工程”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