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高兴,非常开心。干了十几年个体户,万万没想到,咱也能办公司,咱也能开工厂。”6月23日,范县高码头镇薛堂村村民金德荣站在自己的板皮厂前满脸笑容,言语激动,信心十足。
走进薛堂村,干净的水泥路笔直宽阔,沿路是一片片蔬菜基地、药材基地、经济林地、养殖基地、板皮企业,不时传出谈笑声……昔日那些堆满货物、尘烟四起的种养加工个体户,早就不见了。
20年前,高码头镇薛堂村就有板皮加工及种植、养殖的传统。但是,长期以来,因为缺乏资金,只能局限在个体户范围内,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党旗飘起来 产业强起来
薛堂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扎实推进“三会一课”制度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有效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千方百计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
薛堂村原有9家板皮加工户、15家养殖户,还有部分羽绒加工户、中草药种植户,产业发展较为分散。长期以来,个体户之间交流合作较少,分散经营市场竞争力小,对销售预判存在盲目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薛堂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先后成立薛堂村木业加工协会、薛堂村凤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此形成产业,实现抱团发展,吸纳更多群众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薛堂村“两委”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多次召集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商议相关事宜,最终决定由村党支部书记薛保利带领两名党员、一名贫困户,共同出资发展中草药种植。村“两委”及广大党员群众通力协作,目前流转土地420亩,全部种植艾草、紫苑、牛膝、麦冬等中草药,亩均产值近3000元。
素质再提升 服务再优化
2020年村“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薛堂村严格按照选举工作要求,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议及全体村民会议,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1岁,班子结构更加合理、团结和谐,干部更加年轻化,工作能力更强。
新一届村“两委”认识到,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更好落实上级精神、服务基层群众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保持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中方向明确,才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增强履职尽责的本领。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薛堂村乡村振兴步伐已然开启。该村拿出资金,建设文化广场1座,新修道路2000米,安装路灯100余盏,卫生厕所改造150户,天然气改造安装180户,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更好满足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薛堂村将全力依托特色产业项目,把增收支柱筑起来,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主体,大力发展以特色产业种养加工为主导产业,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生活更加富裕;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张西恒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