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报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2023年1月29日河南手机报(濮阳版)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1-30 10:34:13   

时政类封面101010-恢复的-恢复的-恢复的-恢复的-恢复的-恢复的-恢复的-恢复的.jpg

【封面】

>>我市举行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

签约39个项目 开工59个项目

----------

128日,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并组织开展全市“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副省长、市委书记杨青玖,市长万正峰,市领导赵建玲、惠康、周锋、张勇参加市主会场活动;市领导余广庆、邵景良、徐慧前、张锦印、孙起鹏、张连才、赵丽玲、陈晓华、曹拥军参加各县区分会场活动。

“签约一批”活动在濮阳迎宾馆举行。活动中,我市共签约39个项目,总投资304.85亿元。签约项目中,先进制造业项目35个,占比89.7%;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1个,占比53.8%。其中,濮阳县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清丰县全屋定制家居生产项目,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项目,范县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台前县年产2万吨生物制剂项目,华龙区大功率热裂解装置生产项目,开发区年产1.4万吨新型分子筛项目,工业园区年产6万吨PBS20万吨顺酐及10万吨BDO项目等8个项目在市主会场签约。(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周竟奇 /僧少琴

 

【停刊公告】

★《河南手机报·濮阳版》(原《濮阳手机报》)于200969日正式创办开通以来,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以服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己任,为濮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舆论支持。在此,感谢大家对《河南手机报·濮阳版》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厚爱。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发展的要求,《河南手机报·濮阳版》将于202321日起停刊,不再进行内容推送。今后,我们将持续通过濮阳日报社所属的濮阳网及各微信公众号、智慧濮阳客户端等其他融媒体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新闻服务,敬请关注。

濮阳日报社《河南手机报•濮阳版》编辑室

2023128

 

〓手机天气〓

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晴天间多云,偏南风3-4级左右,温度-1~11

 

〓导读〓

濮阳>>>>>>

◆市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我市出台90条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去年我市实际投放10.34亿元中长期贷款

◆兔年春节我市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更多>>>>>>

2023年春运第22天共发送旅客5029.7万人次

◆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

◆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火热启动

◆过年返乡消费带动小城消费热度超大城市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濮阳网www.pyxww.com

 

【时政速览】

>>市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

昨日,副省长、市委书记杨青玖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在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在春节前夕检查部队战备工作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八届市纪委三次全会筹备情况汇报,讨论研究《八届市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讨论稿)》。

市委副书记、市长万正峰,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余广庆,市委常委赵建玲、张锦印、惠康、李向前、孙起鹏、张连才、刘冰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市政协主席徐慧前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奋力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开新局谱新篇。

会议听取八届市纪委三次全会筹备情况汇报,讨论研究《八届市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讨论稿)》,并充分肯定了2022年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的工作成效。

会议要求,要做好2023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记者 侯科建)

 

【评论】

>>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128日,兔年第一个工作日,我市举行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签约39个项目,总投资304.85亿元;59个项目在全市9个会场集中开工,总投资252.9亿元。“起步就冲刺、开局就决战”,我市以项目建设开年,推动经济工作开门红、全年红,充分展示了上项目、抓产业、促发展的火热劲头。

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十大战略”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决胜攻坚年。我们要以“1236”战略布局为引领,聚焦强力推进“六大转型”、加快实现“六大转变”,千方百计上项目、创优势,大力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蝶变升级,着力构建“一高四新两能”产业发展新格局,奋力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加大“谋”的力度,高质量谋划项目。抓项目促发展,谋在先才能走在前。抓好项目谋划是推进项目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把重大项目谋划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时刻放在心头、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上。瞄准重点产业,把补链延链强链作为招商重点,谋划一批高质量招商项目,确保产业集群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围绕创新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民生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谋项目、强引领,接续发挥项目建设对促投资、稳增长的支撑作用。

强化“快”的速度,高水平推进项目。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突出精准施策,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紧抓当前施工黄金季节,合理组织、科学统筹,在推进项目建设上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确保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坚决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增强“优”的意识,全方位服务项目。抓好项目建设,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意识,着力解决好项目建设单位的所思、所想、所盼问题,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充分发挥首席服务员作用,聚焦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对接服务,提升办事效率,合力解决难题,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优质的服务,持之以恒推进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本报评论员)

 

【龙都资讯】

>>我市出台90条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

日前,市政府印发《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奋力拼经济、促就业、保民生,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推动我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强劲恢复势头。

政策措施主要包括6个方面90条具体举措。

一是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对20233月底前,在市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利用春节契机,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真正向消费者送实惠。全面落实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等一揽子政策,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鼓励商品房团购,多措并举释放住房需求。

二是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聚焦制造业等10大领域,实施500个左右重大项目,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300亿元以上。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强各类项目谋划储备,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继续办好“三个一批”活动,带动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00亿元。

三是持续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推进龙都智慧岛建设。新增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亿元以上。加快培育以“四新两能”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常态化开展产销、产融、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力争新培育头雁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

五是着力稳定外资外贸。开展好“制造业招商引资专项行动”,突出制造业项目招引,确保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0个以上,制造业项目占比不低于80%。继续办好氢能产业发展峰会、亚太涂料产业发展大会、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绿色家居博览会、张姓文化节等重大招商活动。

六是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万人。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每个乡镇办好12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8所,创建省级标准化中等职业学校4所。健全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统筹推进居民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程廷远)

 

>>去年我市实际投放10.34亿元中长期贷款

----------

记者日前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去年,我市通过念好“五字诀”,实际投放10.34亿元中长期贷款,为“龙都制造”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加速加力推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多投放、早落地,推动制造业投资成为稳增长的一支重要支柱力量,延续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努力为稳定全国宏观经济大盘贡献濮阳力量。(记者 王莹 通讯员 赵玉鑫)

 

>>2022年我市惠民惠农财政“一卡通”发放补贴资金19.50亿元

----------

日前,记者自市财政局了解到,2022年,我市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系统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项目共计74项,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9.50亿元,惠及群众731.85万人(户)次,发放成功率99.62%,社保卡占比99.96%,全年发放计划完成率104.23%,各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

“一卡通”补贴资金发放主要集中在农业类、社会保障类等领域,我市在发放耕地地力保护和“一次性”种粮两项补贴过程中,市财政、农业部门密切合作,累计发放金额5.3亿元,惠及农户251.31万人次,综合发放成功率99.74%,社保卡占比99.99%,顺利通过“一卡通”管理运转“洪峰”考验。省财政厅在三期通报中对我市点名表扬。(记者 樊欣欣)

 

>>我市提前实现农民工欠薪案件“双清零”

----------

记者自市人社局获悉,截至119日,我市国家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河南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省人社厅督办舆情案件线索、“双拖欠”案件线索办结率全部为100%,实现了全省“春节前政府主导项目和国有企业项目欠薪清零,所有信访、投诉欠薪线索清零,不发生涉农民工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涉农民工欠薪极端事件,不发生重大负面欠薪舆情”工作目标。(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路立辉)

 

【民生|关注

>>兔年春节我市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

记者128日从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春节假期期间,我市累计接待游客209.86万人次,收入46598.46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较2022年同比上升170.74%139.79%

我市旅游专业人士分析,今年春节假期,“本地游”“一日游”“景区游”“自驾游”依然是居民出游的主要方式和形态,观光休闲度假、娱乐游是出行的主要目的;文物古迹和饮食烹饪,深受广大游客欢迎。

据统计,以1~5分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游客对我市总体评价为4.27。其中,游客对我市文化娱乐、餐饮、旅游商品购物、宾馆旅馆饭店等住宿设施评价相对较高,对于旅游价格和服务是否质价相符、景点秩序和卫生状况、导游服务的评价相对较低。(记者 袁冰洁 张岚岚 通讯员 刘大鹏)

 

【新春走基层】

>>文明餐桌迎新春 节俭养德过大年

----------

春节假期,亲朋好友少不了聚会。随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深入人心,许多市民在年夜饭、家庭聚餐等方面,自觉践行勤俭节约新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受疫情影响,我已经3年没有回过娘家了。”126日,市民张女士说,这几天,爸妈和弟弟换着花样做好吃的,把她喂胖了好几斤。“人少时我们就做4个菜,人多时就多做几个,虽然每天做的菜品数量不同,但是保证顿顿不剩菜。”张女士表示,随着“文明餐桌”行动的深入开展,杜绝餐饮浪费已经成为许多居民的共识。

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多家饭店发现,几乎每张桌子上都贴着“文明餐桌,从我做起,不剩饭,不剩菜”的标语,时刻提醒人们要文明用餐、勤俭节约。“我们全家到饭店聚餐,大人小孩一共13口,只点了10人的包桌。一方面是因为小孩子多,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约。”市民岳先生告诉记者,过年期间,在饭店定的包桌经济实惠一些。“吃不完,我们也打包带回了家,在家在外都一样不剩饭、不剩菜、不浪费。”岳先生说。(记者 张迪)

 

【图说濮阳】

>>春节坚守岗位 守护万家灯火

----------

春节期间,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干部职工坚守岗位,为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

124日,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记者 高崟人 通讯员 张蓉 摄

126日,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完成一处220千伏澶仲线消缺工作。记者 高崟人 通讯员 陈亚宁 王胜丹 摄

125日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交警在指挥交通,确保道路畅通、市民平安出行。记者 僧少琴 摄

1129302069_16741405061891n_副本.jpg 

【国内要闻】

>>2023年春运第22天共发送旅客5029.7万人次

----------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29日消息,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28(春运第22天,农历正月初七)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5029.7万人次,环比下降1.2%,比2019年同期下降46.7%,比2022年同期增长75.8%。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427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3125.9万辆次,环比下降4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0.3%,比2022年同期增长28.5%(中国新闻网)

 

>>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 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

----------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21日至27日春节假期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约4.1亿件,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5.1%,较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192.9%;投递快递包裹3.3亿件,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0.0%,较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254.8%(新华网)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超20个省份近期公布了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2022年,上海和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遥遥领先其他省份。数据显示,上海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610元,逼近8万元,居全国之首。(澎湃新闻)

▲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首都教育

 

【环球博览】

▲美国总统拜登27日选定民主党籍富豪、前总统经济顾问杰弗里·津茨为下任白宫办公厅主任,理由是他在卫生保健和经济领域拥有专长。津茨将接替定于28日离职的罗恩·克莱因。(新华社)

▲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发言人哈迪·塔汉·纳齐夫28日说,该委员会已经批准此前议会通过的伊朗成为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法案。(新华网)

▲春节假期,出境游回暖。根据马蜂窝等旅游平台最新的统计,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基本处于中国游客出境游热度最高的前三位。新加坡等国在为即将到来的中国游客潮作准备,并对2023年旅游业复苏充满期待。(《环球时报》)

 

【豫新闻】

>>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火热启动

----------

128日,我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火热启动,3325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超过3.1万亿元,成为我省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的重要抓手。其中,“签约一批”项目611个,总投资7069亿元。从项目规模看,10亿元以上项目217个,50亿元以上项目23个,100亿元以上项目7个。“开工一批”项目1271个,总投资1.6万亿元,年度目标6896亿元。其中,投资额30亿元以上的107个、50亿元以上的57个、100亿元以上的21个。“投产一批”项目由第六期开工项目转化生成,共1443个,总投资87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16亿元。(《河南日报》)

 

>>数说春节黄金周旅游 河南人出境游订单量同比涨382%

----------

作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首个“黄金周”,2023年的春节假期,国内多地多景区再现“人从众”景象,旅游业率先恢复,旅游市场也交出三年以来最亮眼成绩单。截至127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375.28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21.90%;全省累计旅游收入175.21亿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34.00%;旅游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5.08%,旅游收入为2019年同期97.18%,基本恢复到疫前水平。(《大河报》)

 

▲记者127日从省商务厅获悉,春节假期我省消费市场年味儿足、人气旺、购销活跃,总体呈快速回暖态势。全省重点监测的302家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27.87亿元,同比增长15.7%(《河南日报》)

▲刚刚过去的2022年,河南的汽车销量再创新高,根据中汽协、乘联会和新车上险量综合统计,全省共销售新车1157099辆,其中新能源车322301辆,渗透率27.9%,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大河报》)

 

社会万象

>>过年返乡消费带动小城消费热度超大城市

----------

128日,支付宝发布2023年春节消费观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春节对许多人而言有着特殊意义,既是回家团圆的美好,也是对新一年期盼和许愿的序章。截至2023125日的春节假期前7天数据显示,兔年春节小城经济、阖家出游、出门逛街、跨境游、景区慢直播都火了,消费实现翻倍增长。

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春运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客流总量预计超20亿人次。返乡潮带来了小镇堵车也带动了返乡消费,“城乡消费迁移”在春节期间效果显著。伴随着返乡热情、阖家团圆,家庭出游也迎来小高潮。数据显示,通过支付宝平台搜索“酒店预订”数量同比增长6倍,酒店消费支出同比增长八成

更多人也不再宅家,走进商场、商业街,线下消费迎来春天,到处传来好消息。支付宝数据显示,杭州湖滨银泰in77、长沙五一广场、厦门中山路中华城、长沙都正街、重庆解放碑、南京夫子庙等知名商圈火热异常,消费增速位列全国前十,其中长沙独占三席。(《北京青年报》)

 

【健康|生活

>>为什么转阴后仍然感觉到疲惫?

----------

1.不良的情绪

新冠病毒传染性较强,由于周围大部分人感染新冠,从而产生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造成全身心疲乏。

2.药物

有些药物可造成疲乏,包括抗焦虑药、抗抑郁药、镇静催眠的药物以及抗组胺药物等。

3.睡眠质量差

虽然已经转阴,但咳嗽、鼻塞等不适症状不能一下子清除,从而降低睡眠质量,以至于出现失眠。此阶段正好需足够的睡眠来让机体修复,所以易出现疲乏感。这种情况下应调整好睡眠,必要时需咨询医生用药。

4.身体中缺铁

新冠感染后发热,机体出汗多,只是一味的喝白开水,易造成体内缺钾,从而出现身体虚弱、乏力感,严重影响精神状态,以至于思维紊乱。

5.心肺问题

新冠感染可促使基础性疾病复发或恶化,造成心跳速度加快、胸部闷痛和呼吸急促等。一旦发生跟咳嗽没有关联的胸痛、腿部肿胀、头痛头晕和呼吸困难、心跳速度加快等应及早就医。另外,新冠感染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除了出现疲乏无力外,也伴有食欲减退、胸口疼痛、心慌、胸闷和呼吸困难等。

6.其他疾病

除了以上几种问题外,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又或是心脑血管疾病、甲减以及贫血等。(家庭医生在线)

 

阅读时光

◆生命中的培养习惯

----------

生命中培养一种习惯很重要,这习惯每天重复为你的灵魂服务,其余的许多习惯则是为你的世俗生活服务。

那种致命的习惯一旦坚固有力,便必然柔情似水。

我用了漫长的时间与语词相处,是我习惯中的习惯。

当万千芜杂像潮汐退下,你的独处是一些青苔在深水区域的荡漾,也是双手抚摸处看到的白色泡沫过后的纯净如天壤的境遇。(《读者文摘》)

 

【温馨提示】

★本报由濮阳日报社、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联合出品。

◇欢迎订阅《河南手机报◎濮阳版》。移动用户发送短信PYSJB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03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303106592066即可订阅,资费3/月,无流量费。

◇如您想提供新闻线索,请拨打手机报热线:15839361889投稿邮箱:pyrb110@163.com

◇请及时删除已读彩信,以免影响接收新彩信。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濮阳网www.pyxww.com

本期总值班:吉子文

本期初审:王晖

本期责任编辑:宋冬冬




责任编辑:宋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