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喜迎二十大 中原更出彩·大河奔腾】
>>濮阳:守护“母亲河” 谱写新篇章
----------
对濮阳人来说,“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河”,非黄河莫属。如今,濮阳境内黄河河道长168公里,流域面积227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3.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擘画后,濮阳也画出自己的“路线图”——
明晰“一廊道一中心、三区两基地”的整体布局,即打造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黄河生态涵养发展区、黄河下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区和文旅文创融合黄河文化彰显区,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中部地区重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同时,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及国土空间开发、先进制造业、生态保护、四水同治、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森林濮阳等专项规划,“二级悬河”综合治理、滩区综合提升、濮阳新型化工基地、中原储气库群、豫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46项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被纳入国家规划纲要和省规划中。
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濮阳正奋力谱写出彩新篇章。
※护河爱“水”
坚持“四水四定”,统筹推进“四水同治”“五水综改”,全域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是濮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亮点之一。
打造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濮阳已植树造林28万余亩、廊道绿化4.8万亩,建设形成黄河、金堤河、马颊河、引黄入冀补淀“四大生态走廊”,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30%,全市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4%以上。
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濮阳市推进河道整治提升,实施河流清洁等重点工程58个,升级改造19座污雨水泵站,连通水系180余公里;开展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专项行动,清理河湖“四乱”问题,8个国(省)控断面稳定达标。
※转型出“新”
突出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主题,是濮阳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亮点;以产业升级推动绿色化发展,着力以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则在濮阳的转型升级中举足轻重。
作为我省“郑汴洛濮氢走廊”的一环,濮阳以前瞻30年的眼光布局氢能产业,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全国最大的兆瓦级可再生电解水制氢工程中原油田“绿氢”制造项目,将于年内在濮阳建成;6月30日,首批“濮阳造”25台18吨氢燃料电池洗扫车和5台10.5米氢燃料电池城市公交车完成交付;陕耀东方氢能产业发展孵化园项目暨PGO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河南分院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补齐濮阳氢能产业链条“科技环”“研发环”。
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打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城市文化品牌……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濮阳构建新发展格局步履不停。
详文点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RvBQNfmQtI3UnLCpaodeg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张晓静)
〓手机天气〓
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多云转晴天,偏北风3~4级,温度18~31℃。
〓导读〓
濮阳>>>>>>
◆市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锚定目标不放松 心无旁骛促发展
◆濮阳再获省政府通报表扬激励
◆前8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2万人
更多>>>>>>
◆10月1日起,私家车车检有重要调整!
◆河南省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调高
◆河南吸引豫商豫才返乡创业
◆巧立名目要求学生购买平板电脑 这些教育乱收费行为被点名督办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濮阳网www.pyxww.com
【时政速览】
>>市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
昨日,市委书记杨青玖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8月30日、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会议(9月2日)、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讨论研究《中共濮阳市委关于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意见(讨论稿)》。
市委常委赵建玲、张锦印、惠康、李向前、孙起鹏、张连才、李建林、刘冰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市政协主席徐慧前列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指出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是必须扛稳扛牢的政治责任。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濮阳市委关于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意见(讨论稿)》。会议指出,意见既充分吸收了各地市好的经验做法,又体现了濮阳特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到位。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记者 段利梅)
>>濮阳县与大连理工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努力推进新材料产业提质升级
杨青玖出席签约仪式
----------
昨日,河南濮阳生物基呋喃二甲酸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研讨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濮阳迎宾馆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孝军,市委书记杨青玖,市委常委、秘书长惠康,副市长陈晓华出席签约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冰主持签约仪式。
据了解,呋喃二甲酸是唯一一个可商业化的生物基芳香族二元酸,以植物为基础,可以替代对苯二甲酸用于聚酯和聚酰胺等下游应用,碳足迹比对苯二甲酸降低50%~70%,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产业规模可达万亿级。
杨青玖为彭孝军颁发“濮阳市化工产业创新发展顾问”聘书。濮阳县主要负责人与大连理工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签订合作协议。
活动期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朱锦作了题为《生物基和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报告;濮阳拜奥迈斯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刘显伟汇报呋喃二甲酸项目中试情况。随后,与会人员到濮阳市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中试基地观摩交流。(记者 侯科建 通讯员 程正峰)
●9月14日,我市举行全市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现场观摩活动,副市长黄守玺参加。黄守玺一行先后实地观摩了各县人民医院和濮阳县中医医院、范县中医医院,听取各院区负责人关于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情况的介绍。在随后进行的观摩活动讲评会上,黄守玺要求,要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要建立机制,确保实效。(记者 管淑颖)
【评论】
>>锚定目标不放松 心无旁骛促发展
----------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指引,目标就是动力。目标清晰,才能以最快速度把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奋勇前行。我市推动干部下沉一线,目的就是激励党员干部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围绕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三个方面,聚焦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主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锚定目标不放松、心无旁骛促发展,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超出预期的困难挑战,全市上下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以“工业项目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稳运行、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动力、蓄后劲,全市经济稳中有进、进中趋好,但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隐患仍然很多。当前距离年底已不足4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全市上下要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抓住经济恢复关键期,把牢经济发展着力点,奋战三季度,冲刺四季度,决胜下半年,实现“全年红”。
锚定目标不放松,心无旁骛促发展,要牢牢坚持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目标是根本点,结果是落脚点。要强化标准意识,牢固树立“高标准、争第一”的意识,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等一线工作,提高标准、拉升标杆,下足“绣花”功夫,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不断提升工作质效。要强化节点意识,统筹好速度和进度、效率和效果的关系,明确节点要求,以时序倒逼进度,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做扎实,确保顺利实现全年既定目标。
锚定目标不放松,心无旁骛促发展,要牢牢抓住经济运行这个牛鼻子。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至关重要。要用心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梳理年度目标任务,精准调度经济运行,全面落实国家、省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措施,抢抓重大机遇,加强协调协同,在创新引领上持续发力,在项目建设上强力攻坚,在招商引资上务求突破,在助企纾困上用心服务,在促进消费上加快回补,在营商环境上优化提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中流击水、奋楫者先,行至半山、勇攀者进。让我们瞄准目标任务,在一线亮作风、在一线比作为、在一线谋实效,勠力同心、加压奋进,努力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齐心协力把高质量发展蓝图变成生动实践。(本报评论员)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一心只为水利民
——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兴来
----------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河南省受到表彰的13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中,有一位中等个头、敦敦实实、皮肤黝黑、两眼炯炯有神的中年汉子,他就是范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兴来。
“这是我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对全国397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198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进行表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接见了我们,并提出殷切希望。得到这么高的荣誉,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这既给我增添了压力和动力,同时也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9月8日,张兴来在和记者交谈时深有感触地说,尽管从北京回来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他的心情却一直难以平复,每晚辗转反侧,脑子里总是一遍遍浮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的场景。
张兴来半生都没离开“水”。从1992年走出周口水利学校校门,在范县水利局一干就是30年。从一名普通员工到副局长、局长,在外人眼里,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一帆风顺,但多年来他为了改善黄河滩区、滞洪区水利条件,用脚步丈量民情,让范县人民告别饮用苦咸地下水的历史,以匠心建设范县水利发展史上的精品工程、良心工程,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的同事和范县百姓心里最清楚。张兴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操守和崇高境界。
详文点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6PTeG8JNqn0BTL8XOsyZg (记者 贺德敬 )
【龙都十年非凡路 走进基层看变化】
>>种出好“钱”景
----------
郁郁葱葱的果林环抱村居、红彤彤的苹果压满枝头、紫莹莹的葡萄挂满藤蔓……9月13日,走进开发区皇甫办马辛庄村,一幅环境美、群众乐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赫然映入眼帘。
马辛庄村地处黄河故道,是典型的沙窝村,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在马先顺的印象中,以前没有种植果树的时候,每逢春秋季节,被风刮起来的黄沙就会笼罩在村庄的各个角落,出一趟门,耳朵、鼻子、嘴里都是沙子,连吃饭都感觉牙碜。由于土壤沙化严重,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产量低且不稳定。小麦在收成好的年份亩产量300公斤左右,收成不好的年份亩产量还不到150公斤。
1000亩、2000亩……仅仅几年时间,成片的苹果林、桃树林相继建成,独具特色的葡萄庄园应运而生,休闲采摘农业成为马辛庄村一张最亮的名片。
“现在到我们这儿采摘苹果是三块钱一斤,一亩地能产个四五千斤,收益还是蛮可观的。”趁着采摘的间隙,马先顺与前往果园走访的办事处包村干部胡立兵算起了“经济账”。
“不仅收入高了,环境还好了呢,每天都是鸟语花香。俺家邻居大娘开玩笑说,就冲吃饭不再牙碜了,也得活到一百岁。”马先顺的妻子插话打趣道。
走访过程中,胡立兵带来的这样一则消息让马先顺夫妻对未来生活更加充满了期待:皇甫办将进一步调整优质林果种植结构,大力推广普及植草改壤、限根栽培、联动冷棚、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着力将一个个采摘园的“农景”串联提升,变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力争实现“农景”变“风景”的跨越。(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施民法 孔耀宗)
【龙都资讯】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我市再获省政府通报表扬激励
----------
9月7日,“河南发布”发布《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扬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单位和地方的通报》,决定对省交通运输厅等2家省直单位、洛阳市等6个省辖市、鹿邑县等2个县予以表扬,并对受表扬的省辖市、县给予配套激励。我市位列其中。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我市作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的地方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这是我市继“探索供水四化新路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免督查”等督查表扬激励事项后,再次获得国字号督查荣誉。
在此次省政府发布的通报中,濮阳市因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这对于进一步激发我市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段利梅)
>>前8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2万人
----------
昨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我市稳就业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成效突出,12项就业指标超额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主要就业指标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1至8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2万人,帮助1.6万名城镇失业人员、63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71万人。我市创新实施“保主体稳就业助万企惠民生”九大专项行动,保主体稳就业政策效应得到充分释放。1至8月份全市减征失业保险费2.52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6612万元,缓缴社会保险费1494万元;创新推出“助企贷”等产品,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42亿元、返乡创业贷款9.48亿元。
与此同时,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高校毕业生逐人建立帮扶台账,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平稳有序,就业总数达116.89万人,未出现“规模化回流”情况,托底安置脱贫劳动力3.2万人;为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帮扶,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扎实推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49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0.5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54万人,全市就业形势总体趋稳向好。(记者 王庆红)
【图说濮阳】
>>直播传授 “致富经”
----------
9月14日,完美果蔬采摘园园长王奇正通过手机直播,在线向村民讲解火龙果种植技术。完美果蔬采摘园成立于2008年,占地580亩,内建钢铁架连栋大棚12座、单棚280座、温室4座、智能大棚1座,共有香瓜蔬菜种植区、鲜切花种植区、水果种植区、南果北种种植区四大功能种植片区,年收入850万元,纯利润400余万元,带动附近村庄100余人实现就业。同时,王奇通过网络,在线指导村民学习果蔬种植技术,帮助周边300余名种植户走上致富路。(记者 高崟人 摄)
【国内要闻】
>>10月1日起,私家车车检有重要调整!
----------
近日,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四部门发布深化车检改革新措施,推出了优化私家车检验周期、推进网上预约检验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
新措施自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摩托车自注册登记之日起第6年、第10年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在10年内每两年向公安交管部门申领检验标志;超过10年的,每年检验1次,并向公安交管部门申领检验标志。
为便利群众网上办理业务,公安部已在全国推广应用电子检验标志,广大车主可以登录“交管12123”手机APP申领电子检验标志,不需要再申领、粘贴纸质检验标志。(新华网)
>>教育部: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
15日,教育部召开第十二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新闻发布会。截至目前,教育部已陆续出台了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等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配套政策,分五批指导29个省(区、市)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
前三批14个省份(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中国新闻网)
▲在今天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促进公平、规范管理、科学精准”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通过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人民网)
▲9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四川);本土病例126例(四川84例,西藏9例,内蒙古7例,广东5例,广西5例,贵州5例,北京2例,重庆2例,新疆2例,天津1例,江西1例,山东1例,云南1例,陕西1例),含3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27例,内蒙古5例,新疆2例,北京1例,西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国家卫健委)
【环球博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日前确认今年美国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死亡病例。美疾控中心13日更新的数据显示,美国已累计报告22630例猴痘确诊病例,病例数居全球之首。(中国新闻网)
▲当地时间13日晚,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灵柩从苏格兰爱丁堡抵达伦敦白金汉宫。据报道,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将在19日举行,葬礼当天将是英国的公共假日。(新华社)
▲据俄新社莫斯科报道,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当地时间13日表示,2023年乌克兰国家预算草案中的预计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为30%。报道称,什梅加尔在介绍内阁有关会议成果时说:“全年平均汇率将在1美元兑换42格里夫纳左右波动。”据报道,目前,乌克兰国内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36.6格里夫纳。(人民网)
【豫新闻】
>>河南省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调高
----------
9月14日,省医保局、省财政厅、省税务局联合发布通知,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调高,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双双提高30元。通知要求,为适应医疗费用增长和基本医疗需求提升,按照国家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确定我省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个人缴费标准同步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大河网)
>>最高可贷300万元!河南吸引豫商豫才返乡创业
----------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豫商豫才返乡创业的通知》,提出22项措施,支持豫商豫才返乡创业。其中提到,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招商引资范围;鼓励兼职创新、在职(离岗)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大学生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给予退役军人5000元一次性开业补贴等。返乡创业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个人贷款额度最高为2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最高为300万元。 (河南政府网)
▲9月14日,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公布,要大力发展高效能中医药健康产业。其中提到,到202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要达到600万亩以上;现代中药产业规模居全国先进行列,打造一批中药制药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中药产业发展园区,培育一批中药知名品牌;实施一批中医药领域科技创新项目;建成一批中医药领域省级创新平台;中医药科研创新取得新突破。 (《大河报》)
▲9月14日0—24时,河南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为省外返豫人员,点对点闭环管理),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安阳市3例,洛阳市2例,开封市1例)。31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其中本土28例(安阳市19例,洛阳市3例,开封市2例,鹤壁市2例,新乡市1例,三门峡市1例),境外输入3例。(河南卫健委)
【社会万象】
>>巧立名目要求学生购买平板电脑 这些教育乱收费行为被点名督办
----------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近期,国务院大督查发现,部分学校打着“自愿”的幌子,通过设立“智慧班”“未来班”等方式巧立名目要求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及学习软件,有的学校甚至为相关企业“搭台唱戏”推介学习软件,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教育公平,社会影响恶劣。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决定,对山西、内蒙古、浙江、河南、广东、云南等地以教育信息化为名乱收费事项实行专项督办,要求有关省份逐一核查乱收费事项,逐项整改到位;要求进一步查处乱收费背后的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对有关单位、学校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公开通报;要求举一反三,迅速开展排查,维护教育公平。
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同时要求,其他各省要吸取教训,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进校园审核监管;要严禁以信息化教学或分班教学为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或教育APP;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平板电脑或教育APP,学校不得作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家委会或直接支付企业等方式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要对教育乱收费现象“零容忍”,切实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央视新闻)
【健康|生活】
>>熬夜后如何补救?
----------
1.睡前泡脚
如果是经常熬夜的小伙伴,在平常睡觉之前可以泡泡脚,这样不仅会让全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帮助我们快速入眠,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2.多吃蔬果
因为长时间的熬夜,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会受到一定的损伤,这个时候身体对于维生素C是非常缺乏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吃新鲜蔬果。
3.早餐要吃好
在熬夜过后一定要吃好早餐,最好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能够给我们的大脑补充足够的养分。
4.少吃酸性肉类
摄入过多的酸性肉类会导致人出现上火及昏昏欲睡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家庭医生在线)
【阅读时光】
◆机遇一直都在那里
----------
机遇一直都在那里,你没有遇见,是因为你缺少抓住它的胆量与勇气。
永远不要忽略正在起步的青年人,他们中一定会有人,经过了默默无闻的岁月之后,突然在未来的世界大放异彩。这就如春天里艳丽盛开的鲜花,大多始于上一个秋天被遗落的种子?
很多人说,我这样每天忘我地工作,真是太苦了。我说,把劳动当作人生的苦差事,这真是大错特错。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乐此不疲、义无反顾、充满快乐,浪费一点时间都感觉可惜的,这就是乐在其中啊!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平庸无为,无端地虚度光阴,才是人生的苦役啊!(《读者文摘》)
【今日股市】
■截至收盘,沪指报3199.92点,跌1.16%,成交额为3925亿元;深成指报11526.96点,跌2.10%,成交额为5266亿元;创指报2424.19点,跌3.18%,成交额为1710亿元。盘面上看,房地产、银行、煤炭等板块领涨,电力设备、新能源、半导体等领跌。(新浪)
【彩票信息】
>>体彩
超级大乐透【22106】期:红16 17 21 28 32 蓝04 07
排列三【22247】期:4 4 6
排列五【22247】期:4 4 6 8 7
>>福彩
3D【2022247】期:3 3 8
七乐彩【22106】期:红05 10 14 16 21 24 26 蓝 17
(本开奖号码以河南体彩、福彩官方网站为准,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
★本报由濮阳日报社、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联合出品。
◇欢迎订阅《河南手机报◎濮阳版》。移动用户发送短信PY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03到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303到106592066即可订阅,资费3元/月,无流量费。
◇如您想提供新闻线索,请拨打手机报热线:15839361889;投稿邮箱:pyrb110@163.com
◇请及时删除已读彩信,以免影响接收新彩信。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濮阳网www.pyxww.com
本期总值班:周源
本期初审:宋冬冬
本期责任编辑:耿晓燕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