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拆解濮阳经济“半年报”:稳定的底盘和向上的动能
----------
7月23日,濮阳市召开半年工作会议,发布2022年上半年该市经济运行情况。在疫情依然多发,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濮阳经济“半年报”呈现出诸多亮点,稳定向好、向上有力!
今天,《河南日报》八版头题刊发《直击濮阳“年中考” 出彩补强“交答卷”》,为大家“拆解”濮阳经济“半年报”,也探究稳定并向上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
稳增长,投资很关键。海尔(濮阳)创新产业园,中汇新能源苯加氢、天顺运达新能源产业园,巴德富(濮阳)新材料产业园等32个体量大、引领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开工;远东程益发泡聚苯乙烯、中沁泰康氢能源发动机等114个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作用明显的项目建成投用。
上半年经济稳定向好,一方面是因为濮阳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摆脱了疫情,经济重回发展正轨。另一方面,也是濮阳新旧动能转换多年改革效应释放的结果。
此外,濮阳产业的向“新”力,更是成为濮阳经济向上的巨大牵引。其背后,源源不断的政策支撑力显得尤为重要。濮阳明确要将创新实力取得突破放在发展目标的重要位置,明确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到19%左右。
还有,营商环境一直处于全省前列,也直接“影响”到濮阳招商引资增速全省前列,上半年全市市场主体同比增长7.2%。
来,看一看濮阳市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也跟着我们“深扒”一下这背后的一、二、三……
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3%、居全省第7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居全省第8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3.7%、居全省第3位;工业用电量增长9.17%、居全省第6位;全市货物进出口增长83.3%、居全省第2位。(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详文点击链接 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74312806861635584268888
〓手机天气〓
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多云转阴天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凌晨有雾,东北风3级左右,温度23~30℃。
〓导读〓
濮阳>>>>>>
◆万正峰到台前县开展综合调研
◆评论 | 突出创新转型主引领 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高层次人才子女在濮入学不发愁
◆我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全面完成
更多>>>>>>
◆教育部等五部门部署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
◆交通运输部将取消调整31项不合理罚款事项
◆河南2022年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时间确定
◆67.0%受访者觉得周围人对身高的要求提高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濮阳网www.pyxww.com
【时政速览】
>>万正峰在台前县开展综合调研时强调
坚持党建引领 建强基层支部 努力实现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
----------
昨日下午,市长万正峰到分包联系点台前县侯庙镇开展综合调研,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万正峰听取侯庙镇许集村、二合村、宋家村“五星”支部创建、片区党委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与乡、村干部共商乡村振兴之策。此次调研中,万正峰十分关心稳定脱贫户和脱贫监测户生产生活情况。他先后走进脱贫监测户许延才、宋士书和稳定脱贫户许延虎、张红民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叮嘱他们注意保重身体,有困难要及时向村党组织反映。当了解到他们都享受到了相关政策,万正峰很欣慰,鼓励他们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有党委、政府的帮助,日子还会越来越好。万正峰叮嘱相关负责同志,要关心关爱脱贫监测户,倾听民心、了解民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记者 赵伟)
详文点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6nvnDwL1RTzZoswpDFsRw
●近日,市政协主席徐慧前带队赴重庆市参加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本次西洽会于2022年7月21日—24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和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徐慧前一行先后参观了区域合作、现代制造业、跨境电商等场馆,与有关参会企业进行了现场沟通交流。展会期间,徐慧前一行专程拜访了重庆市河南商会,与商会负责人和有关企业家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徐慧前一行还实地调研了神驰机电、佳仙食品、麦金地集团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项目布局、生产经营等情况,并将我市的产业发展、资源优势向企业作了全面介绍,诚挚邀请企业负责人来濮考察投资。(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薛培沛)
●昨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玲深入市城区督导调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赵建玲首先督导调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她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对昆吾路(五一路至绿城路)、天街等点位存在的有关人行道铺设、雨污水管网清淤改造等方面问题进行共同分析、研究解决办法。随后,赵建玲又督导调研了华夏神木博物馆、市大数据中心、濮阳党风廉政教育中心、濮阳医专附属医院、濮阳工学院新校区、市民兵训练基地、市全民健身综合馆等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记者 王莹)
●昨日,在收听收看全省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随即召开会议,总结讲评2021年禁毒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步重点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起鹏主持会议,副市长王延青作具体部署。会议强调,要把禁毒工作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平安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融为一体,持续深化严查严管、严打严控“四严”攻坚,着力推进共建共治、共融共享“四共”创建,以实际行动打赢禁毒攻坚战,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记者 王庆红)
●昨日,市委常委、濮阳军分区政委李建林带领市水利、应急、环保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到濮阳县、范县调研金堤河防汛工作。沿金堤河,李建林一行先后到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濮阳县柳屯拦河闸站、范县十字坡排洪闸站实地查看,听取各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防汛物资储备、应急队伍调度等防汛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金堤河水质水量、河道清淤、周边生态环境等环保治理问题,并督导调研各级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就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记者 刘阳)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管永国到濮阳移动公司调研指导暑期托管班工作,并看望慰问孩子们。管永国先后到濮阳移动公司羽毛球室、阅览室、健身房等地,实地查看托管班环境设施,听取托管班开展情况介绍。管永国对濮阳移动公司托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有更多的单位、社会组织加入到工会爱心托管服务中来,携手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记者 陈增勋 通讯员 李京)
●昨日,全市疫情防控政策知识培训会召开。副市长黄守玺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会议邀请市疾控中心主任谢为民、流行病预防控制科主管医师贾伟、微生物检验科科长徐国峰分别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3.0 版)》《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指南》等政策进行了系统解读。培训会采取视频会议+网络直播方式进行,各县区、乡镇(办)设分会场。(记者 侯科建)
●7月27日,市农林科学院正式挂牌。副市长陈晓华出席仪式并揭牌。近年来,市农科院、市林科院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农作物和林木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市农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重塑重组市农林科学院,是市委、市政府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行动,标志着我市农林科研事业迈向新的征程。(记者 王莹 通讯员 亓晓光)
【评论】
>>突出创新转型主引领 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二论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日前召开的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突出创新转型主引领,激发高质量动力活力。这是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莅临濮阳调研指示精神的必要之举,也是积极建设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的必由之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两年来,我市坚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下非常之功、施非常之策、用非常之力,厚植创新土壤,高水平打造“一流生态”,坚定不移走好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以创新破局求变、以创新赋能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必须加快构建支撑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架构,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重塑新优势、赢得新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才能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要积极对接国家、省战略科技力量,加大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做实做强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标准建设市实验室,推进离岸科创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濮阳智慧岛,推进濮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加快濮阳“三创园区”建设,重塑研发、转化和服务体系。
壮大高水平创新主体。要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春笋行动”,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落实产业链“双长”制,构建高等教育“一本六专”格局,打造高水平研发中心。
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要落实“1+14”一揽子人才政策,实施“濮上英才计划”,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素质提升工程,探索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和股权、期权、分红等多种分配方式,解决好人才住房、子女就学、就医等问题,为人才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环境。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要建立科技创新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揭榜挂帅”“项目经理人+技术顾问”等新兴科研组织模式,完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打通“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协同创新通道,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真正让我市的产业更优、生态更好、核心竞争力更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好以创新引领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激发高质量动力活力,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宏伟目标。(本报评论员)
【龙都资讯】
>>市城市管理局
加强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
自7月25日起,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过程中,工作人员利用公共场所电子屏开展文明养犬宣传,制作专项整治行动有关音频,在执法车辆扩音设备上持续播放;并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舆论氛围。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组织执法人员重点对公园广场、居民区周边、大型商场周边等公共区域内遛犬不束犬链(绳)、不及时清理犬粪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治理。
截至7月28日,市城市管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执法车35辆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劝导不文明养犬行为40余起,市民对文明养犬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将持续开展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增强广大市民文明养犬意识,助力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如市民发现有不文明养犬行为,可拨打12319城管热线进行投诉,市城市管理局将及时进行处理。(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赵琳)
【濮阳市“1+14”人才政策解读】
>>诚意满满!高层次人才子女在濮入学不发愁
----------
日前,《濮阳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出台,切实免除高层次人才在濮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
《细则》适用对象为《濮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2022年修订)》认定的A、B、C、D四类高层次人才。《细则》规定,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转学)可享受以下待遇:
1.学前教育阶段。A类、B类人才子女入园,按照本人意愿予以安排;C类人才子女入园,根据本人意愿,在户籍地、居住地或工作地优先安排至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D类人才子女入园,结合学位实际情况,在户籍地、居住地或工作地统筹安排至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
2.义务教育阶段。A类、B类人才子女入学按照本人意愿给予安排;C类人才子女入学,根据本人意愿和学位实际情况,在户籍地、居住地或工作地安排至公办学校;D类人才子女入学结合学位实际情况,按照居住地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至公办学校。
3.高中教育阶段。各类人才子女入读高中的,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给予适当照顾,优先录取。
《细则》提出,高层次人才在当地规定的受理期限内,向市、县区(含市属功能区)教育部门提交入学(转学)申请及相关材料。具体包括: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转学)申请;濮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证明材料;户籍证明、居住证明、聘用合同等材料;当地要求的其他材料。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应按要求参加当地教育部门组织的网上招生报名活动,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细则》规定,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应根据招生工作安排,每年6月份的第一、二周工作日集中受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申请,一般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申请转学的要随时接收,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贺怡菲 吕朝阳)
【民生|关注】
>>我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全面完成
11.8万人养老金月人均增加超百元 7月份开始按新标准发放
----------
今年7月,《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豫人社﹝2022﹞5号)(以下简称“通知”)下发。通知规定,从2022年1月起执行并要求7月底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位。
7月28日,记者从市人社局养老科获悉,截至7月27日下午6时,我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全面完成,全市企事业单位共11.8万名退休人员参与了此次调整,从7月份开始按新的标准发放养老金待遇,并一次性补发了1—6月份调整的基本养老金。
此次基本养老金调整是我市企业退休人员连续第18次调整基本养老金,也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第7次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22年我市参与调整的企业退休人员有7.6万人,月人均增加112元,人均养老金水平从调整前2378元提高到2490元,增幅4.7%;参与调整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有4.2万人,月人均增加142元,人均养老金水平从调整前3836元提高到3978元,增幅3.7%。(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赵继涛)
详文点击链接 https://www.pyxww.com/news/yaowen/2022-07-29/83434.html
>>我市推出三条“敬老爱老”公交示范路线
----------
为更好服务我市老年乘客,自本月底开始,市众意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公交车厢为平台,倾情打造1路、4路、5路等三条“敬老爱老”公交示范线路,全力提升老年人乘坐公交出行的感受。
为更好地服务老年乘客,“敬老爱老”公交示范线路的车厢内设置了爱心专座、急救包,以及预防中暑的风油精和仁丹等药物,以便更好满足老年乘客的急救需求。车厢内还贴有敬老爱老宣传标语与温馨提示,以充分营造敬老爱老的宣传氛围,让老年乘客在乘坐公交时更有幸福感与安全感。(记者 王亚娟 实习生 刘如冰)
【国内要闻】
>>教育部等五部门部署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
----------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尽最大努力减少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日前,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要强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当前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把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从严从实从细从快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中国新闻网)
>>交通运输部将取消调整31项不合理罚款事项
----------
7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有关工作。交通运输部法制司司长魏东表示,对于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的31个不合理罚款事项,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部署,保质保量完成取消和调整工作。(新华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王胜军28日说,今年5月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以来,截至7月20日,全国共支持2.3万家企业、139.6万名职工缓缴住房公积金71.1亿元。(新华网)
▲7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9例,含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山东4例,福建2例,四川2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60例(甘肃21例,四川16例,广西10例,山东5例,河南4例,广东3例,上海1例),含2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甘肃14例,四川6例,广西2例,河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国家卫健委)
【环球博览】
▲韩国统计厅7月28日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韩国2021年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总人口数为5173.8万人,较一年前减少9.1万人。这是韩国成立70多年以来,总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海外网)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可口可乐公司当地时间27日表示,自8月1日起,雪碧将把绿色瓶包装改为透明塑料包装,从而结束了绿色瓶60多年的历史。届时雪碧瓶子上也将出现新标志和包装设计。目前的瓶子含有无法循环利用的绿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而使用透明瓶可以减少塑料垃圾。(中国新闻网)
▲世卫组织27日宣布:全球已有78个国家报告猴痘病例超1.8万例,美国单日新增猴痘病例1048例,累计确诊病例4639例,总病例数居全球第一;澳大利亚宣布猴痘疫情为国家重大传染病事件。(人民网)
【豫新闻】
>>河南2022年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时间确定
----------
据河南省公务员局最新消息,河南省省直机关2022年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成绩已公布。本次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为50分。参加面试的人员根据拟遴选职位人数与参加面试人数1∶3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达不到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不得进入面试。
省直机关2022年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工作将于8月27日开展。具体的面试地点、面试人员名单、面试确认的具体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等,由省直遴选机关通过专用网站发布,请应试者随时关注。(《河南日报》)
>>河南累计发放消费券超7.7亿
----------
7月28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河南鼓励各地针对商品零售、餐饮、住宿、文旅、康养、体育等重点领域发放消费券,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发放消费券超过7.7亿元,消费促进工作成效持续显现。(《大河报》)
▲7月28日,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根据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安排,本科二批录取工作7月28日正式开始,8月1日结束。(大河网)
▲7月28日0~24时,河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信阳市罗山县2例,开封市兰考县1例,驻马店市泌阳县1例、系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7例(商丘市民权县7例,信阳市罗山县6例,开封市兰考县3例,郑州市二七区1例),无新增本土疑似病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8例,无新增境外输入疑似病例。1例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驻马店市泌阳县1例),41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其中本土39例(驻马店市泌阳县39例),境外输入2例。(河南卫健委)
【社会万象】
>>67.0%受访者觉得周围人对身高的要求提高了
----------
近些年,家长对孩子身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28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0%的受访者觉得周围人对身高的要求提高了。在受访者看来,成年女子的平均理想身高为163.8cm,成年男子的平均理想身高为175.8cm。
为了你/孩子的身高,大家做过哪些努力?调查中,70.4%的受访者通过合理睡眠,例如增加睡眠时长、早睡等,68.7%的受访者通过运动手段,例如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等,54.0%的受访者通过饮食手段,例如营养均衡,26.0%的受访者通过心理手段,例如养成健康心态对待身高,22.9%的受访者通过医疗手段,例如打增高针等。
河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晓伟说,人的身高代表着一个长期的营养状况,如果肉、蛋、奶、豆、菜、果等吃的不够,那么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等可能会摄入不够,那也是长不高的,所以均衡营养是良好身高的基础。
“还要有适当的睡眠,因为睡眠的过程,也是一个修复的过程。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能够促进长高,所以平时不要熬夜,好好睡觉,对于维持正常的身高是有积极作用的。适当的运动,尤其是弹跳类、伸展性的运动,能够很好地促进气血流通,也能够达到新陈代谢的目的,对于长高或者维持一个正常的身高都有积极作用。”张晓伟说。
“现在有一些家长因为太在意孩子的身高,会采取打增高针这种非常规的方法。这种做法是有失偏颇的,孩子的身高并不是家长所期盼的那样,你想让他长高就长高。影响身高的因素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张晓伟说,有些孩子受遗传因素影响,身高达到某一个高度之后,就已达到了非常好的发育状态。这个时候过多人为干预,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揠苗助长,对身体的脏器也会有损伤。(新华网)
【健康|生活】
>>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可引发咽炎?
----------
1.饮食太冷或太热
吃太热或太冷的食物可直接刺激咽部,使得咽部过度紧张,黏膜充血水肿,进而诱发或加重咽炎。
2.吃饭速度太快
吃饭时狼吞虎咽,食物还没有经过细细咀嚼就直接吞咽下去,粗糙的食物可加重咽部承受的负担,使得炎症难以去除。
3.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长时间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会使得咽部黏膜持续受到刺激,降低咽部抵抗力,从而增加患咽炎风险。另外,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同样也会刺激咽喉,诱发咽炎。
4.待在高污染环境中
粉尘过敏是造成慢性咽炎的高危独立因素,在高污染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就会吸入太多粉尘和化学气体,使得咽部受到刺激,从而导致咽炎。
5.呼吸道疾病患者没有保护好嗓子
感冒时易出现嗓子干痒和疼痛,没有及时处理,炎症会逐渐蔓延到咽喉部,从而形成慢性咽炎。若咳嗽声太尖锐刺耳,应高度怀疑咽喉炎,尤其是未满6岁的儿童。(家庭医生在线)
【阅读时光】
◆带进光来
----------
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种情绪的时候,你会聚焦在那种情绪或那个事件上,这样就赋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强大了。
这些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是驱散不走它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光出现了,黑暗就消失了,喜悦是消融负面情绪的最好方式。(《读者文摘》)
【今日股市】
■截至收盘,沪指报3253.24点,跌0.89%,成交额为4106亿元;深成指收报12266.92点,跌1.30%,成交额6042亿元;创业板指收报2670.45点,涨1.31%,成交额2016亿元。从盘面上看,特高压、猪肉、汽车零部件等板块涨幅居前,机场航运、景点旅游、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新浪)
【彩票信息】
>>体彩
排列三【22199】期:3 3 2
排列五【22199】期:3 3 2 8 6
>>福彩
3D【2022199】期:5 0 8
双色球【22086】期:红01 04 08 21 23 24 蓝 11
(本开奖号码以河南体彩、福彩官方网站为准,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
★本报由濮阳日报社、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联合出品。
◇欢迎订阅《河南手机报◎濮阳版》。移动用户发送短信PY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03到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303到106592066即可订阅,资费3元/月,无流量费。
◇如您想提供新闻线索,请拨打手机报热线:15839361889;投稿邮箱:pyrb110@163.com
◇请及时删除已读彩信,以免影响接收新彩信。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濮阳网www.pyxww.com
本期总值班:王启军
本期初审:刘迪
本期责任编辑:耿晓燕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