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范县:翻天覆地慨而慷
----------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长卷中,有一段幸福的历程刻骨铭心,其上陈列着“一个也不能少”的精彩故事;有一串温馨的场景浓厚绵长,其间凝写着“党群一家”的大地颂歌。
范县地处黄河北岸,黄河、金堤河横贯全境,沿黄线长达47公里,县域面积16.1%在黄河滩区、83.4%在临黄堤和金堤之间的滞洪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素有“水布袋”之称。一场大水过后,房倒屋塌、牲畜跑丢、积蓄尽失的家庭比比皆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场大水回到解放前”的悲剧故事,已经在范县上演了8次。滩区和背河洼地群众大多把一生精力和财富都用在垫台子、盖房子上,祖祖辈辈走不出“建设—破坏—再建设—再破坏”的怪圈。
长期以来,黄河河患频发,范县百姓常常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雪上加霜的是,大部分区域受制宏观政策的调控,只能发展传统农业,有的地段高秆作物都要受限、不能种植,逐步导致资源匮乏、信息闭塞、设施落后。长此以往,造成了部分群众思想保守、安于贫穷的窘态,形成家庭收入低、贫困程度深的困局。
为了帮助群众脱贫,范县1987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贫困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被确定为河南省“三山一滩”脱贫攻坚主战场,扶贫开发的步伐越来越紧,脱贫致富的幸福图景离范县人民越来越近。
详细内容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KUNGPUKCyhCbmZ2Vcqu4vQ (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季玮 李红忠)
〓手机天气〓
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阴天间多云,偏北风3级左右,6~12℃。
〓导读〓
濮阳>>>>>>
◆省委改革办《改革简报》刊发濮阳经验
◆我市建成区内6021家餐饮单位油烟管控100%
◆田庆雷:守护河南“北大门”的“利剑”
更多>>>>>>
◆“十三五”时期支持科技创新减税累计超2.5万亿元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
◆河南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
◆中国3亿人有睡眠障碍 调查显示收入越高睡眠越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濮阳网www.pyxww.com
【时政速览】
●为进一步做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树立正确历史观,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昨日,市委政法委组织机关干部到清丰县单拐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天阳,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九指导组组长张继敬参加。(陈增勋)
●昨日,全市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对全市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向前出席会议并讲话。(记者 王庆红 实习生 王慧 通讯员 张同乐)
●为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工作,昨日,副市长黄守玺带队赴各县区实地调研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工作,并召开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通报全市殡葬改革推进情况,对今年重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有关部门就改革的疑点难点进行对接和讨论,各县区进行表态发言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刘阳)
【龙都资讯】
>>省委改革办《改革简报》刊发濮阳经验
我市通过深化审判改革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
日前,省委改革办《改革简报》刊发《濮阳市深化审判改革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信息,推广我市积极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经验。
2020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运用改革思维,通过加强产权保护、狠抓执行合同质效、强化破产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提质增效措施,有力护航了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多点发力。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服务企业复工复产,高效处理涉疫案件,去年全市共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24件184人、涉企业执行合同案件1.07万件。出台服务企业复工复业17条法律问题告知书、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18条意见,开展“法官服务民营企业”活动,组织110名法官担任130余家企业驻企指导员,帮助企业防范风险、纾困解难;对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快审、快结,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突出精细。全面强化审判管理,市中级人民法院每周一召开例会通报案件质效,每月评选办案标兵,每季度开展庭审和裁判文书评查,实行中院业务庭和基层法院结对指导制度,持续提升审判质效。大力推进繁简分流,全市各基层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30个民事速裁团队,配备员额法官30名。实施繁简分流以来,分流简案占比达57.92%,速裁快审工作综合排名全省第一。
强化执行。对涉企案件执行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建立执行快速通道,加大生效裁判执行力度,98.53%的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平均执行周期控制在5个月以内。建立全市32家成员单位执行协作联动机制,建成与银行、证券、工商、国土、房产、车辆、住房公积金等涉及被执行人财产单位的查控网络,有效破解查找被执行人财产难问题。去年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1.32万件,实际到位金额16.28亿元。(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赵磊)
>>我市建成区内6021家餐饮单位油烟管控100%
----------
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3月17日,记者自市城市管理部门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区内6021家餐饮单位全部纳入台账管理,油烟净化器安装率达100%,“开关合一”完成率100%,油烟排放达标率98%以上。2019年6月、2020年10月,我市连续两年在全省餐饮油烟污染防治现场会上作先进典型发言。洛阳、周口、商丘、聊城等地市的城管、环保等部门先后前来咨询、学习、考察我市的油烟治理经验及处罚卷宗等。(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关永红)
【公告|公示】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张硕周等21人职务任免的通知
濮政任〔2021〕1号
----------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人民政府决定:
张硕周任市人民政府安阳办事处主任(试用期一年);
王森任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
吴建刚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倪兴鸣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免去其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职务;
王红英任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郭会君任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副县级,试用期一年);
杜双林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王昌华任市统计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高尚勋任市社会医疗保险处主任(副县级,试用期一年);
张鹏飞任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张桥峰任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冯庆轩任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文旻任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免去其濮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职务;
张需青任濮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张西营任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免去王瑞的市人民政府安阳办事处主任职务;
免去赵西勇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张硕周的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李养利的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乔社巧的市统计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黄俊立的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免去张怀庆的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职务。
2021年3月10日
【民生|关注】
>>开州路北段高速口何时开通?中心公园是否在建?官方回复……
-----------
问:想要咨询一下开州路北段高速口什么时候可以开通?
答:经市领导研究,计划在今年4月15日具备通车条件。(濮阳市交通运输局回复)
问:濮阳中心公园搁置多年,希望领导督促一下,尽快完成,给老百姓个美丽的生活环境。
答:经调查,网民反映的问题情况属实。问题产生原因 :一是中心公园(奥特莱斯)项目方土地出让金未缴纳齐,致使土地证等手续办理不齐全,根据土地、执法等部门意见不能继续施工。二是由于项目调整规划,新的规划等待市规委会审批。(华龙区委回复)
(来源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濮阳榜样】
>>田庆雷:守护河南“北大门”的“利剑”
----------
风霜雪雨,严寒酷暑,他屹立在河南北大门;
寒来暑往,日月轮回,他坚守在公安检查站。
忠心赤胆守平安,青春热血铸警魂。他就是我市第六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办公室主任、大广高速豫冀界公安检查站四级警长、全国公安机关公安检查站和大型活动安保专家人才田庆雷。入警以来,他凭着对公安事业的赤诚之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公安民警的忠诚与担当。
2007年至2016年,田庆雷一直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办公室负责文字材料、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2016年,作为河南“北大门”的大广高速豫冀界公安检查站需要人手,他主动报名到一线工作。大广高速豫冀界公安检查站是出疆进京的重要通道,被公安部列为“环京护城河”第三道防线。该站建设在距市区55公里的荒郊野外,连正常的生活用水都难以保障,生活极不方便。“我在检查站喝的第一口水就像放了盐一样,而且洗完澡身上总是黏黏的,洗过的衣服也一直有股异味。”回忆最初到检查站时的感受,田庆雷记忆犹新。
虽然工作、生活环境艰苦,田庆雷对工作却丝毫没有懈怠。经过长期摸索实践,他总结提炼出公安检查站通道查控“12345”工作法,并被公安部治安局网站转载,被省公安厅评为“平安守护”十佳精品案例,在首届全省警务创新博览会予以推广。每逢重大安保时期,该检查站在田庆雷的团结带领下,切实发挥了“过滤网”“拦河坝”的作用。截至目前,该检查站共截获各类涉稳重点人员6958人,抓获吸毒人员172人、在逃人员108人,查获毒品5.45公斤,收缴危险化学品6240千克、管制刀具1187把,安检查控战果始终保持全省首位。
干工作,田庆雷是有名的“拼命三郎”,无论加班熬夜、执行任务多么辛苦,从没叫过累、喊过苦。他唯一感觉愧对的是家人。尤其在有重大安保任务时,他连续一个多月不回家都是常事。在党的十九大安保期间,田庆雷的妻子患膝关节囊肿需要手术治疗。为不打扰田庆雷工作,妻子对这件事只字不提,只是在电话中反复叮嘱他要注意身体。勤务结束后,田庆雷回到家才知道妻子做手术的事。他心里默默承受着对家人的歉意和思念。
在检查站这个岗位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益繁重的安检查控任务;没有侦查破案时的紧张和刺激,只有艰苦和辛酸。但田庆雷说,他无怨也无悔。也正是有许多像田庆雷一样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用“拼命三郎”的干劲,铸起了濮阳公安这把利剑,筑牢了环京“护城河”这道防线。(记者 樊欣欣)
【国内要闻】
>>“十三五”时期支持科技创新减税累计超2.5万亿元
----------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税收鼓励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鼓励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减免金额年均增长28.5%,五年累计减税2.54万亿元。税收优惠更多惠及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大行业享受减税额合计占比近九成。(《人民日报》)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
----------
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指南提出,健全作业管理办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完善校内教师激励体系等。(新华网)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近日通报指出,今年以来,全国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与2020年、2019年同比持平;发生重大事故1起、死亡11人,与2020年、2019年同比持平或减少。(中国新闻网)
▲3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天津3例,上海2例,广东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国家卫健委)
【环球博览】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7日,日本国家旅游局发布估算数据称,2021年2月,访日外国游客数为7400人,较2020年同月大减99.3%,连续17个月同比下滑,也是2020年8月以来再次不足1万人。(中国新闻网)
▲英国卫生部门1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6日,该国已有25273226人接种了第一剂新冠疫苗,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新华网)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7日19时34分(北京时间18日2时34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06980例,达到120383919例;死亡病例增加7492例,达到2664386例。(新华网)
【豫新闻】
>>河南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
----------
3月17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进一步严厉打击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违法行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省农业农村厅从3月16日起在全省开展以养殖、屠宰为重点环节,以牛羊为重点品种的“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河南日报》)
>>2月份河南CPI同比上涨0.1%
----------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昨日发布信息,2021年2月份,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1~2月平均,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2%。(《郑州日报》)
▲3月17日,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今年我省重点对中央驻豫企业一级分公司、子公司和省管企业总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突出重点必查,推行差异执法。根据省应急管理厅印发的《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今年计划监督检查202家企业。(《河南日报》)
▲2021年3月17日0时-24时,河南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境外输入),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河南省卫健委)
【社会万象】
>>中国3亿人有睡眠障碍 调查显示收入越高睡眠越少
----------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前夕,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赚得越多的人,睡得越少。此外,越爱运动的人,越少失眠,目前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而运动人群失眠困扰比例仅为10%。
这份由中国睡眠研究会和慕思寝具等18日在北京联合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收入睡眠难两全”,赚得越多的人,往往睡得越少。月收入3000元(人民币,下同)及以下的人,平均每天睡8.19个小时,而月收入25001元至30000元的人平均每天仅睡7.73个小时。律师、企业高管和医生这三类职业人群则“熬最晚的夜,搬最重的砖”,经常因加班而晚睡。(中国新闻网)
【图说新闻】
>>每年3月份的第3个星期二是世界社工日。3月16日,华龙区社区建设服务中心志愿者深入中原办京西社区,联合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开展义诊、宣讲健康知识等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去健康和温暖。当天,志愿者还到市社会福利院,为孩子们送上各种慰问品,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尚庆阳 摄)
>>日常生活中人们刷牙经常会犯哪些错误呢?(中)
----------
3、总是动不动就刷牙
最好的刷牙次数应该是一天两次早晚刷两次牙,有些人每吃一顿饭就要刷一次牙,或者每吃一次东西就要刷一次牙,这样过于频繁的刷牙,对于牙齿健康没有好处。如果一吃完东西就刷牙,会让牙齿釉层中的钙、磷分子发生反应,牙齿会变得越来越脆,这样就会破坏牙釉质的健康。
4、总是使用药物牙膏
在牙膏的选择上,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药物牙膏是最好的牙膏,能够给牙齿更好的保健效果,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如果长期的使用药物牙膏,会让口腔正常的菌群发生失调的情况,反而会容易得口腔疾病。只有刚进行了口腔治疗才需要使用药物牙膏,而且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如果医生不建议,最好不要贸然选择。(家庭医生在线)
【阅读时光】
◆高跟鞋调查
----------
老板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实名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很简单:工作场合穿高跟鞋是必须的吗?
“当然,如果不穿高跟鞋,如何能突出女士们在职场中干练的形象呢?”彼得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
“没错。”男同事们纷纷附和。可是,女同事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们认为,穿不穿高跟鞋是个人自由,不应该与工作牵扯上关系。
尽管大家说得似乎都有道理,但谁都无法说服谁。最终,彼得和大部分男同事在问卷上填写了肯定的答案,而女同事们则给出了否定答案。
周一上班,老板宣布了新的着装规则,并且贴心地为员工们提供了工作用鞋。当彼得和其他男同事拿到分给自己的鞋子时,他们都大叫起来:“一定是搞错了!为什么给我一双高跟鞋?”女同事们则满意地笑起来,因为她们拿到的是平底鞋。
老板说:“难道不是你们选择的吗?我们是按照调查问卷上的答案分配的。”
彼得这才发现,问卷并没有特指女性,他们却用刻板印象给出了自以为是的回答。穿上高跟鞋,别扭地走了几步后,彼得叹了口气说:“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强迫别人接受呢?”(《青年文摘》)
【今日股市】
■截至收盘,沪指报3463.07点,涨0.51%,成交额为3165亿元;深成指报13963.92点,涨1.12%,成交额为4202亿元;创指报2748.73点,涨1.65%,成交额为1437亿元。从盘面上看,医美概念、造纸、化工新材料等板块涨幅居前,转基因、养殖、农业种植等板块跌幅居前。(新浪)
【彩票信息】
>>体彩
大乐透【21029】期:02 06 10 32 33+04 07
排列三【21066】期:5 2 3
排列五【21066】期:5 2 3 0 6
>>福彩
3D【2021066】期:7 6 1
七乐彩【2021029】期:01 07 12 13 15 24 29特:08
(本开奖号码以河南体彩、福彩官方网站为准,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
★本报由濮阳日报社、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联合出品。
◇欢迎订阅《河南手机报◎濮阳版》。移动用户发送短信PY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03到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303到106592066即可订阅,资费3元/月,无流量费。
◇如您想提供新闻线索,请拨打手机报热线:15839361889;投稿邮箱:pyrb110@163.com
◇请及时删除已读彩信,以免影响接收新彩信。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濮阳网www.pyxww.com
本期总值班:杨少军
本期初审:黄玉斌
本期责任编辑:宋冬冬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