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迎来了市第八次党代会胜利召开。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斗争意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全国率先推进“一码集成”改革等创新做法,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濮阳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开创了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续写了濮阳市场监管新的时代荣光。
这一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赓续红色血脉,坚持求实、务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突出县级领导干部全覆盖,县处级以上干部均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并从严要求自己,积极参与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专题学习,撰写学习心得体会80余篇,开展“微党课周周讲”活动30余次。突出党支部学习阵地全覆盖,突出青年干部职工党员全覆盖,注重抓好干部夜校学习,先后开展集中学习50余次,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
这一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业执照当天审核、当日发放率在98%以上,网上办件率在96%以上,全程电子化办理率稳居全省前三,企业开办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截至11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8.7万户、注册资本484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13.5%。《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信息专刊(第59期)》、国务院研究室《信息与建言(第561期)》分别对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与助企纾困并重、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的典型做法进行宣传推广,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出重要批示。
这一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持续守住安全底线,加强“四大安全”监管。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建设,持续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强化食品溯源监管系统运用,创新“智慧监管”,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完成率100%,我市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经验做法,被省政府食安办主办的《河南食品安全信息》专期刊发并在全省推广。持续加强药品流通使用环节药品质量和化妆品安全监管,加大对植入类、介入类等高风险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抓好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强化疫情防控,严防疫情输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这一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延续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提振社会消费信心。坚持创新和规范并重,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紧盯民生焦点,突出监管重点,开展城镇水电气暖行业不合理收费专项治理,核查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29家,核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公司、转供电主体179家。全面延伸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成立182个知识产权工作站,在广告领域开展“护苗助老”系列整治行动。利用广告监测平台开展广告监测,严厉打击违法广告行为。
这一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接续开展质量强市建设,加速推进质量提升行动。濮阳县质量强县示范县通过省市场监管局核查验收并命名,清丰县和工业园区成功获批创建质量强县示范县(区)。河南省质量诚信A等企业申报数量和通过认定数量连续2年保持全省第一,拥有A级以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83家,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47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达718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证书达60家。
雄心不与岁月老,激情常伴事业新。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管红光指出,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大力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以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紧扣职责、躬身入局,持续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持续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为实现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新元 胡庆荣 贾孟云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