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濮阳市实验中学举行主题为“破局、思变、赋能”的高效课堂学习分享会。此次分享会聚焦教育教学前沿,旨在探索新时代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在该校范围内掀起一股教育改革的研讨热潮。
这次分享会由该校教研室主任王彦锋主持。王彦锋在开场讲话《破局、思变、赋能——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中深刻剖析当下教育面临的形势,指出传统教学模式在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前的局限性。他提出,破局是教育工作者顺应时代浪潮的必然之举,思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赋能则是教育实践的最终追求。教师不应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为学生长远发展铺就坚实道路。
随后,来自该校教学一线的四位优秀教师依次登台,。他们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围绕高效课堂构建分享独到见解与成功经验,为在场教师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教学盛宴。
在濮上实验学校观摩“6+1”课堂模式后,王楠老师深受启发。她细致解读了“导思议展评检+用”的课堂结构,分享了学生在自主研读、小组讨论与展示环节中的积极表现。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打破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构建起“问题-探究-创造”的良性学习生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郭玉洁老师以《精研英语教学路 探索高效新课堂》为题分享了她在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实践。早读分层任务、小组活动精细分工、集备资源共享,通过量化学习目标、优化小组活动流程以及强化预习检查,显著提升英语课堂效率,为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针对数学课堂中“学生动不起来”的难题,赵艳蕊老师提出“教会学生看课本”和“培训组长组织讨论”的实用策略。通过明确阅读目标、开展学生互教活动以及系统培训组长,成功实现课堂从“教师驱动”向“学生驱动”的转变,激活数学课堂活力。
翟莉云老师在题为《潜心集备 只为呈现更高效的课堂》分享中,介绍了语文组“三备两研”的备课制度。通过细化备课流程、创新备课形式以及注重教学反思,实现集备从形式到内涵的升华,切实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
在分享会的总结点评环节,该校党委书记王广英对这四位老师的发言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们的分享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贴合教学实际,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珍贵的借鉴。王广英指出,王楠老师倡导的“创造思维自由成长的生态场域”,让课堂回归学生心智成长的本质;郭玉洁老师精研教学细节、优化小组合作,彰显了教学改革的细节魅力;赵艳蕊老师聚焦课堂困境,提出的任务指令化、培养小组长等策略,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精准把握;翟莉云老师的“潜心集备”,凸显了精准备课对高效课堂的关键作用。
王广英强调,在智能时代,人才培养面临全新挑战。市实验中学应以国家未来人才培养标准为导向,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构建开放、多元、协同的育人体系。教育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全校上下需携手并肩,共同打造高效课堂新生态。
本次高效课堂学习分享会,是市实验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征程中的重要一站。通过“破局、思变、赋能”,该校获取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明确了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为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注入强大动力。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