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园地 > 要闻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体”能突围 活力满格
——市子路小学切实保障学生每天两小时体育综合活动时间

作者:闫红霞  文章来源:市子路小学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18 17:26:07   

“先子路,质性刚,孝父母,敬师长……”随着欢快而有节奏的音乐声在校园响起,市子路小学学生精神饱满地开启每天两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

1.png

该校积极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教育强国纲要要求,根据省教育厅通知,切实保障学生每天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市教育局要求,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日开设一节体育课并纳入正式课表,同时高质量开展每天两个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

在市子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武继敏带领下,该校迅速行动、多措并举,通过优化课间、体育课及课外活动安排,合理调整课程与师资,完善场地设施,全面推进体育活动达标工作,致力于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体育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化“小”为特色、以“巧”破局限,体育课创新进行时。

1.聚焦体育课创新正当时

该校每节体育课都有12个班级同时上课,场地相对紧张。为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该校积极进行体育课改革创新,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挖掘纵向空间潜力,精心设计系列体育运动项目。其中,该校低年级学生开展“蹦跳摸高”“跳皮筋”等趣味游戏,高年级学生则安排“篮球投篮”“足球垫球”等更具挑战的项目。这些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绽放笑容,不仅在趣味与挑战中有效锻炼了运动技巧,还提升了反应能力与身体协调性,进一步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2.解锁体育融合课新活力

“妈妈,我今天在体育课上学会了一道数学题!”该校一(3)班学生杨奕恒放学后兴奋地分享。在教育革新背景下,体育融合课已成为该校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这种创新模式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市子路小学副校长焦丽娟带领下,该校深入调研学生兴趣与需求,将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等内容融入体育游戏。这种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锻炼身体,既让体育课堂更有趣,也让运动效果显著提升。

3.小绳子大智慧:跳绳专项训练课的巧思妙想

该校每周每班都安排一节跳绳专项课,这根小绳子为学生打开无限可能的大门。

课堂上,该校老师将体能训练、节奏感知、协调能力培养和趣味体育游戏结合。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耐力、爆发力和心肺功能,还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等多样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是化“时”为特色,以“巧”破局限,60分钟体育大课间别样风采。

每天9:50至10:30和下午4:00至4:30是该校大课间活动时段。该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团队,精心设计与科学规划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详细的大课间活动方案,明确各班级的活动区域、内容和时间,同时安排充足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安全监督,对活动场地和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大课间活动被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眼保健操预防近视。大课间首项安排眼保健操,缓解视力疲劳,预防近视。

特色准备操“子路谣”。该校自编的“子路谣”特色操作为准备阶段,帮助学生唤醒身体机能,平稳过渡到运动状态。

“ta ba ta”健身操强化体能。作为高强度练习阶段,有效锻炼学生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协调能力,确保学生充分释放活力。

“幸福拍手歌”放松身心。以放松活动舒缓身体紧张,缓解心理压力,让学生以饱满精神回归课堂。

在活动中,该校学生热情高涨,活力四溢,能够有效预防“小胖墩、小眼镜、小豆芽、小焦虑”等问题,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㉔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