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园地 > 要闻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市实验小学:努力破译“2小时体育育人”密码

作者:陈强  文章来源:濮阳市实验小学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17 11:14:51   

在濮阳市实验小学,每天清晨8点,校园操场就成了一片活力海洋。近日,该校六年级学生王梓涵身姿挺拔,正认真带领班级同学做跑前拉伸。不一会儿,红色跑道上,一个个整齐方阵迅速集结。“现在每天都能在晨光里奔跑,感觉整个身体都被唤醒了!”在新学期,这所全国文明校园以夯实体育运动、强化体质管理为切入点,严格落实“五育并举”和“五项管理”要求,努力破译“2小时体育育人”密码,校园焕发出蓬勃生机。

破局:当课表遇上体育革命

“新学期第一周,全校都更换了新课表,落实每班每天1节体育课”,该校党委书记耿吉才说。作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落实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和每天1节体育课,成为摆在该校面前的重要命题。在师资短缺和场地受限的前提下,该校先后召开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充分调研,多方论证,最终确定“重构校园时空 破解师生体育困局”实施思路。该校利用教学楼墙面、校园道路、楼梯拐角等处设置色彩明艳的运动标志和游戏图案,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标准化的运动设施建设满足了学校运动技能培养和体育教学开展的需要,校园处处充盈着运动的氛围和元素。

翻开该校五年级(3)班的课表,原本每周3节的体育课,如今已增至每日1节。该校校长窦明奇强调:“这可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我们要借体育课的量变,实现体育赋能的质变。”该校精心协调班级与学科课程,全力做到两个保障:一是保证每班每天1节体育课,二是保证每节体育课都由专业体育教师规范授课。现在该校的体育课做到了“四有”——有体能强化训练、有专业技能教学、有竞赛活动锻炼、有浓厚运动兴趣培养,全方位助力学生体育素养提升;同时,也实现了该校体育独有的“四让”——让每个孩子都能尽情动起来,让每项技能都能灵活运用起来,让每次锻炼都伴随着欢声笑语,让每一滴挥洒的汗水都闪耀光芒。

为破解师资和场地难题,该校创新性推出“梯度教学法”:单班教学时,着重夯实学生基础;合班教学,强化专项技能训练;年级大课,则充分激发学生个性。当两个班级在操场展开体育竞技时,班主任便化身为贴心的后勤保障员与细致的数据管理员,精准记录下每个孩子的运动数据。

运动:60分钟大课间的魔法时刻

上午9:50,激昂的《阳光少年》旋律准时奏响。刹那间,该校整个校园瞬间切换至运动模式,5000名学生整齐有序地开启“六操联奏”,从活力满满的热身操,到独具创意的创编操,再到融合多元素的融合操、锻炼体能的素质操、特色鲜明的特色操,最后以舒缓的放松操结束。整套操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构建起极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模式,从保护视力、增强体质、舒缓身心等多个维度,引领学生科学锻炼、健康成长。

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运动理念,该校每天早晚分年级组织室外集体跑步。考虑到场地有限,该校灵活安排,将室外集体跑操与室内徒手做操交替进行,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运动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节奏。

微光:课间30分钟的活力绽放

“赵老师,快来看,我能连续跳过十个格子啦!”课间铃声刚落,三年级学生张子梁就兴奋地拉着体育教师赵增光直奔通道。通道地面上,方格体育标识清晰醒目,张子梁迫不及待地展示起自己的“跳跃绝技”,周围观看的同学纷纷发出阵阵赞叹。在重新规划的课间时空里,“跳房子”取代了以往的追逐打闹,“掷沙包”让不文明游戏没了踪影,“数字连线跳”“字母找一找”更是巧妙将体育与学科知识融合。该校精心设计的“课间运动盲盒”,每天都会更新挑战任务,让孩子们在碎片时间里不断收获惊喜。

在四年级教师办公室,年级主任赵瑞红正专注地在班优系统上查看班级学生活动数据与体质监测数据。看着各项数据,她感慨道:“以前那些体质弱、不爱运动的小女生,现在都达标了。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太让人欣慰。实施课间运动管理后,学生课堂上的专注度明显提高了。”

绽放:63个社团的成长万花筒

下午4点,社团活动时间一到,该校校园秒变欢乐的运动嘉年华。该校轮滑社的孩子们脚踩轮滑鞋,如疾风般穿梭在彩虹桩间;武术队的少年们挥舞红缨枪,虎虎生风;攀岩墙上,五年级学生李明哲正挑战自我,向着顶端奋勇攀爬。他笑着说:“上学期我还是个小胖墩儿,现在轻轻松松就能爬到顶啦!”

“我们打破学科壁垒,让体育成为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纽带。”该校校长窦明奇指着正在训练的“篮球+AI”特色社团说道。在这个社团里,孩子们借助动作捕捉技术分析篮球动作,老师通过手机软件精准监测运动负荷,科技与体育激烈碰撞,激发出全新育人活力。全校63个社团共同构建起“体育+”生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耀舞台。

展望:打造体育改革的新品牌

“这不是单纯的体育增量,而是育人方式的质变。”该校党委书记耿吉才谈到,通过构建“必修+选修”“课内+课外”“个体+群体”的三维体系,该校实现了体育育人的跨越式转变。

该校教师团队的变化更具说服力,曾经担心课时增加的体育教研组组长冯泽宽老师,现在带着体育团队研发校本课程,将人体小推车、袋鼠运粮、花样沙包、过河搭桥、跳跳球接力等趣味运动融进课堂;音乐老师主动将身体律动融入课间活动设计;数学老师开发的“运动中的概率统计”、语文老师创设的“和国学一起动起来”等特色班本课程,营造了全员参与的体育育人氛围。

据悉,该校智慧操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不久后,师生和家长将切身感受到体育变革带来的新质教育力量。㉔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