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园地 > 要闻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如何评价一节常态课的好坏

作者:刘艳芳   文章来源:高占伟小学语文工作室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1-13 09:34:21   

首先我想表达一个观点:不能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评价一线教师的常态课。近日,我连续听了六节课,我用几个“转变”谈一下我对常态课的评价:  

参考备课向自己裸备转变  

上课前,教师要先自己裸备,自己先将课文读十遍到二十遍,读懂课文内容,再结合单元主题、语文要素、课后问题、语文园地等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自己先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完之后然后再去阅读教参,找出自己和教参设计一致的地方,更要找出不一致的地方,追问几个为什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最后,再来参考其他名师的教学设计。如果顺序反过来,这个地方借鉴点儿、那个地方借鉴点儿,先入为主的教学设计会约束思维,再也打不开思路、走不出来,上课呈现的时候也会不走心。  

固态教案向动态学案转变  

换句话就是不要扶着教案走。教案本身就是预案,教案要有课堂生成问题的应对预案,如,学生对你所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一样,我们该怎么解决。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发现我们讲过的知识,第一个学生站起来不会说,第二个学生站起来说不完整,第三个学生站起来答案虽然完整但是没有条理,第四个学生能够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说出答案。这个时候,老师们千万不要如释重负,认为学生学会了。从课堂学情来看,至少有一半儿学生还没有掌握。我们就极有必要重新梳理或者换一种方法再讲一遍,否则会造成夹生的现象。这就叫我们常说的“一事不优、不做二事”。  

教学目标设计向教学目标达成转变  

教学目标的设计,我们大家都可以借助单元目标、课后问题、语文园地,甚至可以借助教参设计出恰当的教学目标,然而这个教学目标的达成则需要我们来设计学习活动,在设计学习活动的时候要有层次、有梯度、从易到难,要有知识的铺垫,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最终顺利的、轻松地让学生达成目标。  

小组合作从“说”向“问”转变 

小组合作前一定要把合作的要求、方法、时间、展示等指令一次性发完,切记在学生安静学习期间不停地解释。在集中合作交流的时候,教师要走下讲台,在小组之间有目的地巡视走动,关注薄弱小组、关注学困生,关注答案的多样性,确定下一环节你的提问展示的对象。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评价,用一句话或者是一个手势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从关注学会“说”到关注学会“问”,让学生从外在、短暂想学走向懂得为什么而学,进而产生内在、持久想学的想法,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向高阶思维发展。  

单一答案向多元思考转变  

课堂上的问题,首先,让学生独立阅读材料,圈出关键信息;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合复述相关的信息,建模成相关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遇到学生答案不正确,我们总是问:“还有别的答案吗?”“大家说这样做对吗?”或者是说当学生说错的时候,你就眉头紧缩;答案正确的时候,你的眉头舒展。学生说出想要的答案的时候,你就立刻板书,否则就不板书。在课堂上我们要避免学生回答时一味地来揣摩老师想要的答案,而不是多元的思考,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作业布置向作业设计转变  

课堂练习不能少,有效度、达标率要高,这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指标。教师要学会作业设计,从作业布置向作业设计转变,要减少靠机械记忆解答问题,增加创新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性探究性题目。写作业要像考试那样严格要求,复习、闭卷、限时、独立、规范作答。㉔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