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园地 > 要闻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让课堂回归真实

作者:付江敏   文章来源:高占伟小学语文工作室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1-21 10:38:17   

最近,我阅读了韩素静老师的著作《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书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课例,探讨了如何将知识落实到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并掌握知识。这一理念让我深受启发。  

回想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是追求课堂的顺畅和完美。在课堂上,虽然我们总是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学生能给出理想的答案,但是现实往往是学生支支吾吾、无法准确表达想法;总是期望学生能够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时,他们却常常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试图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时,却发现他们并没有很好地进行讨论。这时,我静下心来反思这些课堂上的“意外”,会发现这些才是真实的反馈以及真实的学习过程。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这种情况,有时候还会将课堂进行不顺利的原因归咎于学生的理解力不够。  

在教授《己亥杂诗》这首诗的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借助注释和资料,在小组内交流诗意,并指名小组回答问题。然而,我发现学生对于“风雷”“生气”“万马齐喑”等几个难懂的词语表达困难。我感到有些慌乱,因为这与我预设的情况大相径庭。我考虑是否应该补充更多相关资料,又担心补充得太多、导致偏离教学重点。因为在之前预习以及初读古诗后,我们也曾交流过相关资料,后来我决定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些难懂的词语。随后,我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这节课无疑是失败的,虽然我在课后及时进行了反思,并在下一节课中与学生一起攻克了这个难点,但是每当回想起这次教学,我仍然感到懊恼不已。由于自己的预设偏差,让学生错过了多么宝贵的“生长点”啊!  

通过这些经历,我逐渐认识到,课堂的实际情况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每一个意外,因为这些正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宝贵机会。只有当我们真正回归到课堂本身,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认识下,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我意识到,课堂不应该只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而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变化的学习空间。我尝试着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能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  

最终,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知识与智慧碰撞的舞台。让我们一起,珍视每一次课堂上的真实,共同创造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㉔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