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以真诚拥抱每位学生,以爱心浇灌每位学生,它回报的必将也是爱。因此,师生之爱是一场双向的奔赴。让我最难忘的是我的第一届学生。我和这些孩子虽然只相处了短短一年,但这一年间我们都成长了不少。就像我们班的李家铭同学,他是一名聪明又调皮的小伙子,大大的眼睛里藏着用不完的“鬼点子”,是老师的好帮手也是“大难题”。他经常和同学闹矛盾,最严重的一次,他和他们组的小组长吵了起来,拿起书包就要回家。我把他叫住,他也是很不情愿的回去。面对这种情况,我想,我得尽快和他混熟,让他消除戒心,能和我相互信任,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他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我就经常让他在办公室帮我一点小忙,帮我整理整理作业或者倒倒垃圾,他总是乐此不疲,也让我把他的脾气摸透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工作特别繁忙,平时不常回家,打电话或者回家时,只要见到他就总会因为成绩批评指责他,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很宠爱他,要什么有什么,其他人批评他,爷爷总是护着。我想就是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心里有话无处诉说,再加上爷爷的庇护溺爱,导致了他的骄纵和叛逆。我知道,要想让他有改变,就必须得感化他,弥补他缺少的父母的关爱。他渐渐的成了我办公室的“常客”,早上,我发现他没有洗干净脸就来学校了,就给他打盆热水,让他洗干净后用我的毛巾擦脸,用我的护手霜涂手;他犯了错误,我没有一味的批评他,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的成绩不理想,我总是在我的办公桌前再放一张椅子,帮助他一起分析错误原因。他对我也越来越信任和依赖,我说的话他也越来越听。同时,我也双管齐下,和他的父母取得了联系,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经常把他在学习取得的小进步告诉他们,让他们回家及时的夸夸他,对他的错误行为也要有正确的引导。我也劝他们多与孩子沟通,平时多和孩子打电话,节假日可以轮流回家陪陪孩子。每次在办公室听到他炫耀自己因为进步得到父母奖励时,我都在窃喜。和李家铭相处了一段时间,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相互信任,也共同成长了。再也看不到他和其他同学闹矛盾的身影,他的学习习惯变得好了,成绩提高了,人也变得有礼貌了。而我则从他们的成长中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他考上初中后,第一次考了班级第一名,激动地来看我,说:“老师,我以后一定考个好大学,开个大公司,到时候把你接到我公司去。”他这玩笑的话语惹得办公室的老师都哈哈大笑,我听了却感动不已。
后来我发现,班里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很多。这些留守儿童像无根的浮萍,生活上受了委屈没法跟父母诉说,学习上的难题,爷爷奶奶也解不开。我把学校的车棚改造成厨房,把办公桌变为临时餐桌,让这些孩子能吃一顿丰盛的午餐,也弥补他们远离父母的伤痛。我也从买菜、洗菜、切菜学起,每天就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一样,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做出了一顿顿温暖幸福的饭菜。
这个经历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真谛不在于短期的成绩,而在于长期的影响,不在于灌输知识,而在于点燃心中的灯火。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用爱去浇灌他们的潜能。在我看来,这正是立德树人、用爱心育好人的教育理念的真谛。我深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需要我们用爱去浇灌。老师的爱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孩子们的未来,帮助他们茁壮成长。我相信,只有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