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河故道,既无青山、亦无秀水,这就是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豫北小城——我的家乡濮阳。
我们班组织了翻阅濮阳历史的活动,大家一同前往濮阳博物馆。坐在大巴车上望向窗外,我发现昔日的濮阳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干净的柏油马路替代了以前坑坑洼洼的土路,街道两边高楼林立;街上人来人往,几个少年追逐嬉闹着。
到了濮阳博物馆,该馆解说员带领我们下车进入博物馆。一进门我就被博物馆大厅中央展示的一颗巨大的神木吸引。树干上面有各种纹路和图案,给人一种庄严又神秘的感觉。濮阳博物馆里有许多展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濮阳十根展厅,其中一根为龙根。“濮阳市中华第一龙——蚌壳龙,于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现,距今有6400年的历史,因此濮阳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龙乡。”听到讲解员讲说的中华传统二十四孝故事,我想到了那位大孝子——张清丰。他以制卖烧饼为生,始终坚持用头炉烧饼孝敬母亲、从不外售。他的那句“山高高不过太阳、儿大大不过爹娘,不知父母养育之恩者枉为人也”深深触动了我。
时代的车轮碾压着岁月的轨迹,古老的龙都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辅导老师:张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