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这里。过去虽曾多次路过,只觉这建筑十分美,听人说竟是博物馆,我对此感到十分好奇。
入眼的是白色的雄伟建筑,墙壁上有精美的雕刻图案,半圆形的房顶和中世纪欧洲的宫殿如出一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怔怔地望着这美丽的建筑,直至身边一个小孩拉着他妈妈的衣服,一脸惊讶:“哇,妈妈,这是城堡吗?好美呀!”那位母亲含笑不语,只淡淡道:“进去不就知道了。”这也是我心中所想,也更好奇里面有什么天地。
穿过长长的楼梯,再往里走,到了历史文物区,我感到好像有种来自东方古老的力量牵引着我来到了1987年于西水坡出土的文物——“中华第一龙”前。它由蚌壳精心摆成龙、虎图案,龙身长1.78米、高0.7米,抬着头、曲着颈、弓着身子、前爪伸、后爪蹬。我仿佛看到了龙飞冲天,听到它响亮的吼声在天地间回荡。龙对面的虎也活灵活现、威武霸气。直到今天我才理解什么是“昔人帝丘乘龙去,今朝乌金放光荣”,身体中“龙的传人”的血脉似乎就此觉醒,顿感心潮澎湃。
不知不觉中怀揣着这样的心情走出很远,忽然前面的展板吸引了我,于是便加快几步走到展板前。其中一个展板是一张街道的照片,让我没想到的是在30多年前有些路还是土路,那路坑坑洼洼、石子遍布,下雨天也许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我透过照片仿佛看见了一辆车驰过扬起的尘土。路两旁稀疏地栽着些树,叶子有些蔫了,想到我来时路两旁的树高大挺拔,清风吹过,“沙沙”的交响乐美妙动听,一条条笔直的大路向远处伸展,直至视野尽头。这一对比我方才知道,濮阳这些年竟然改变了这么多,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
走出博物馆已是黄昏,耳边有孩童在公园里无忧无悠的欢笑声、有家家户户的炒菜声、有晚自习的铃声、有虫儿的鸣叫声,无一不诉说着濮阳这座城市的故事。现在的濮阳正像那条龙,在飞向更美好的明天。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