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濮阳市子路小学一年级组的老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暑假作业。以下是学生的作业展示情况。
口算是所有数学计算的基础,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判断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一年级对于口算要求是每分钟口算的数量为8—10道。口算训练时学生在瞬间要进行各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把试题进行分解、记忆、转换、变式、重组等,从而达到迅速、准确地解答,而一年级学生每天进行口算题训练则是思维能力提高的有力保证。看,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引领下进行的口算训练!
要想使暑假不虚度有意义,制定合理的计划是关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时间知识,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让暑假每一天过得充实,该校教师建议学生放假初期利用学过的钟表知识,尝试给自己做一张暑假学习活动计划表。
乘法口诀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计算工具,还是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领域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乘法可以很漂亮,乘法可以很动听,乘法还可以很好玩。一年级的同学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乘法口诀的喜爱!乘法口诀表,与家人玩乘法口诀游戏等。
长度单位的认识是度量学习的开始。在认识长度单位中,米和厘米是具有先导性和铺垫性的,这两个长度单位将培养小学生最初的度量意识,使之生成一定的表象,并在测量观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增生量感。长度单位表象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慢慢建立起表象。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试图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尺子、并尝试做一把尺子,在经历“给尺子标刻度”的过程中,会促使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实践操作中,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知。
数学的奥秘,源于阅读与思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开展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重点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能够通过文字阅读增强理解能力,从而推动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数学阅读是手脑结合的一种思考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