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园地 > 要闻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捧“三心”献教育沃土——记濮阳市子路小学教师高晔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市子路小学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8-16 16:20:51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因为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27年来,濮阳市子路小学教师高晔一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这片深爱着的教育沃土上。疫情期间,除了完成备课、授课等繁重工作外,她关注学生的内心成长,是学生成长的点灯人;右手骨折,她带伤上课,左手批改作业,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全年级第一;受到父亲教育情怀的感染,她和父亲合著了《师道》一书……正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高晔获得了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濮阳市优秀教师、濮阳市教学名师、濮阳市师德标兵等多个荣誉称号。正如《师道》中苏东升校长作序所言:“时代发展了,但教师职业的一些基本东西没有变,这就是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还有就是教师的品质、责任心以及丰富的学识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1.jpg

疫情期间,她把灾难当教材  

2020年春天,一场疫情突如其来,高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在很多人对网上授课都茫然的情况下,她多方请教,日夜研究,几经周折,成为了学校网上授课第一人,并及时将经验分享给老师们。督促早读,精心备课,批改作业,网上辅导、网络教研工作本够忙碌,她还参加了张自福主任的名师团队,录课七节,最高点击量近万,接受学校公众号上传的初审工作,审阅稿件150余份。  

忙碌的工作并没有让她忘记学生的心理成长。国家危难之际,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自强自立教育的大好时机。高晔顾不得吃饭,设计出了《读懂灾难这本书》线上主题队会。当晚7:00,经历了严重疫情、居家隔离的孩子们看到了屏幕上的高老师,听到了高老师亲切的声音,慌乱的心立刻沉静下来。嘹亮的国歌隔空响起,同学们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花,此时小小的心已经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融为了一体。队会上,他们谈认识,赞英雄,表决心,唱赞歌,群情激昂......疫情期间,她把灾难当教材,上班会五节,组织实践活动六次,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右手骨折,她依然坚守讲台  

2020年8月26日清晨,高晔上班途中不幸被车撞,腿、腰多处受伤,右手骨折,肿得如馒头,生活都需要人照顾。医生一再叮嘱她休息,可第二天她打着石膏、吊着绷带出现在培训现场给全体语文老师进行暑期培训,感动了在场所有老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主动把自己的思考口述给张银侠老师,由张老师将教学过程打下来,办公室里总能看到她手打绷带,绞尽脑汁地地陈述教学过程的情景。  

2.jpg

学生的课一节也耽误不得,这是高老师的原则。她吊着绷带,第一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的眼睛里满是诧异,大家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老师伤成这样还坚持上课。她微笑着对同学们讲着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开场白,用左手吃力地在黑板上一笔一划艰难地板书着“高”这个字。慈祥的目光,温柔的话语,鼓励的眼神,令这帮十来岁的孩子如沐春风,大家坐得更端正了,六十余双眼睛盯着老师。教师的工作非常繁重,可她一样都没有落下,备课、上课,左手批改作业,她总是累得筋疲力尽,晚上手肿得更高了。每每劳累时,孩子们总懂事地为她揉揉背,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家长们也非常感动,在微信群中多次点赞并留言:“高老师真是一个敬业的好老师!”“孩子们遇到这么负责任的老师,真是我们的幸运。”  

出身教育世家,守望教育情怀  

高晔的父亲、弟弟、弟媳都是老师,一家人都是踏实肯干的老黄牛。做了一辈子教师的父亲总少不了对孩子们工作上的谆谆叮咛与教导,父亲的教导让他们对工作充满热爱,并不断学习充电,在教师中发挥着光和热。  

3.jpg

高晔酷爱阅读,善于写作。课间休息,茶余饭后,要么手捧书阅读,要么双手敲着键盘,犹如弹奏美妙的音乐,快速敲击的背后是她思维的碰撞,真情的流露,深刻的反思。三年来,她写下文章四百余篇,上百万字。阅读写作,极大地锻炼了她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她课堂注入了源头活水,学生更喜欢上她的课。她多次参加市级省级优质课比赛,20余篇文章在多家报刊发表。  

4.jpg

身为市教学名师、省骨干教师,她不仅重视自身成长,还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在以她为坊主的工作坊中,开展主题活动20余次;在乡村、学校、市里做讲座10余场,《多文本阅读,学生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在市龙都小语联盟讲座,受到全市语文教师的一致好评;在“焦丽娟名师工作室携手乡村教师”活动中,亲自给南乐县、濮阳县教师改稿件、指导课、做活动总结,教师在她的指导下一步步成长起来。2020年秋两名教师被定为河南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21年,其中一位在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代表子路小学参加市优质课评选,荣获一等奖。

5.jpg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