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园地 > 要闻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市油田十中召开《黄河文化“濮阳十根”》专题报告会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3-27 17:20:14   

图片1.png3月24号,魏胜先先生走进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开展《黄河文化“濮阳十根”》专题报告会。学校校长方建奇、副校长谢敬喜、李艳、韩本庆及300多名教职工参加。  

华夏文明,是世界文明最闪耀的一颗明星,“龙乡”文化是目前可知的黄河流域文明中最古老、最悠久的代表文化。濮阳,这个被历史凐没的“明珠”,从濮水之北而生,诞生了另华夏子女骄傲和自豪的文明诸多成果。  

图片2.png

魏胜先,濮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中教高级职称,连续三届任河南省政府督学,资深教育专家。出版专著《放飞希望》,主编《课外名作悦读》系列丛书、《书香濮阳》等。《濮阳黄河文化“十根”》,曾在省内外宣讲,引起强烈反响。2020年11月,他代表濮阳市参加河南省“黄河故事”宣讲展播活动,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市关工委、教育局、黄河河务局将“濮阳十根”录制成10个视频,在全市播放,受到一致好评。  

开篇话  

        黄河——文明发源地,中华母亲河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濮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化看中原,中原文化看河南,河南文化厚而广,上古文化看濮阳。  

       黄河文化濮阳十根:龙根,帝根,字根,诗根,孝根,弓根,姓根,琴根,艺根、历根。  

神奇中华第一龙,黄河之滨古帝丘,  

蚌塑承载古文明。三皇五帝足迹稠。  

濮水之阳根祖地,诸侯会盟传佳话,  

华夏世代共图腾。英雄逐鹿竞风流。  

——赞龙根    ——赞帝根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在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考古学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汉字之美甲天下,桑间濮上润卫风,  

文明古国唯中华。卫郑新声耀诗经。  

仓颉造字功盖世,绝世红颜矗风雨  

昌意古城见奇葩。载驰抒写爱国情  

——赞字根       ——赞诗根  

魏先生为大家讲解了仓颉造字的故事和汉字演变的过程。还为我们分享了《诗经》中为后人所吟唱的千古佳句。  

大河汤汤伴古韵,濮阳名村东北庄,  

伏羲斫桐始作琴。中国杂技一故乡。  

澶州自古多俊秀,栉风沐雨七百载,  

奏出世上天籁音。国际舞台展荣光。  

      ——赞琴根     ——赞艺根  

黄帝后裔将张挥,龙都颛顼僧一行,  

辅佐颛顼研军备。天文历法建奇功。  

帝丘都城弧星现,六合八荒始有道,  

发明弓箭显神威。上下求索万古名。        

——赞弓根 ——赞历根  

“濮阳十根”是濮阳黄河文化的主干,也是中原和中国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瑰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时间表。作为濮阳人,我们应该为濮阳享有“十根”文化而自信;应该为生活在濮阳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而自豪;更应该为弘扬濮阳“十根”、建设“文化强市”而自强不息,贡献聪明才智!  

      身为濮阳油田十中的一员,应秉承“行文教育”理念文化,时刻谨记校训“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校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培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的文质彬彬好少年而努力。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