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小知识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天文意义的冬天的开始,冬至一到表示寒冬到来,从这一天开始数九。冬至当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从冬至之后白天一天比一天变长。
为了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了解冬至的风俗习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2020年12月21日,南乐县学前教育中心开展了“情暖冬至,传承文化”主题活动。
知冬至
老师们通过绘本、视频、儿歌、手指游戏、小故事等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关于"冬至"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迎冬至
各班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并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孩子们乐在其中。
*绘画九九消寒图*
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创作九九消寒图
*手工制作五彩饺子*
小班的宝宝们用粘土制作出一个个漂亮而又多彩的饺子,真是好看极了。
*包饺子*
大班的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擀皮—放馅—用小手认真捏饺子.....不一会儿一个个千姿百态、俏皮可爱、独一无二的饺子包好了!
品冬至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啦!老师将做好的饺子端进教室,孩子们都兴奋的欢呼起来。瞧!一个个吃得可真香啊!
此次“冬至”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们真切地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传承。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