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寒风瑟瑟,窗内暖意融融。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
为深入学习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扎实推进我校语文教师对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研究,2020年12月11日,市六中“尔雅”名师工作坊在首席导师耿广霞主任的主持下,在学校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阅读主题论坛。
第一个发言的是工作坊的导师孙燕华,她以《巧搭平台,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为题目,分享了自己学习践行统编教材“1+X”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有序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做法。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落实到每天规定时间、规定内容的阅读;其次是定期定时开展读书笔记展评、上读书成果分享交流课、用“小喇叭”广播形式课前讲名著、故事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孙燕华总是做阅读教学的有心人,为学生巧搭平台,让学生感到阅读名著不是难事,而是趣事。真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更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满满。
第二个发言的是岳彩燕老师,她以《和学生一起做阅读的“杠精”》为题,畅谈自己指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的切身体会。要消除学生与名著的隔膜,让学生真正走进名著,老师要首先走进、读透名著,巧妙提出系列研读主题,让学生与名著“杠”上,一步步由浅入深走进鲁迅的童年、青年时期,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基本常识理解”“全书整体概说”“纵向浏览发现”“各篇文章把握”“写作手法欣赏”,每一个阅读角度,每一个研读主题都会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其透过文字探究本质的思辨能力。老师和学生一起做阅读的“杠精”,让阅读变得有趣味、有质量。
第三个发言的是工作坊最年轻的周楠老师,她以谦虚学习的态度,反思了自己教学中的得失。她说,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自己不阅读,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做不到的。知识是靠平时积累的,涵养是从阅读中汲取的。她还结合自己开展“多源文本阅读教学”的校本课题研究,谈了自己在主题阅读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如何让课内外文本有机融合成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如何让点滴的阅读收获汇聚成助推学生遨游书海的动力?我们努力着,收获着……
最后,工作坊的首席导师耿广霞主任强调,阅读,是一种思维品质和能力。她说,任何阅读方法,任何阅读教学模式,也只是形式,阅读是一种真正意义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凡是具有良好阅读思维品质的学生,能借助文本这个媒介,与作者能进行对话,能进行情感交流。阅读教学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应该多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领悟、表达。方法是固定的,而作者的思想是活的,表达的方式是多样性的。唯有让学生热衷读书,读懂书,才能让学生真正会读书。会读书、会思考是有效阅读的根本,是阅读最主要的追求。
思考积睿智,耕耘结硕果。这次“阅读”主题论坛,让“尔雅”名师工作坊的全体成员都充分认识到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阅读教学是个大课题,我们将携手共进,且教且思,让“1+x”阅读在六中课堂绽放、结果。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