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园地 > 要闻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专家把脉问诊 名师献计献策
——濮阳市特校邀请专家名师指导名师工作室建设

作者:赵万利  文章来源:​濮阳市教育局   字体:   发布时间:2020-11-21 09:15:51   

1.jpg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迎着濛濛微雨,11月18日下午濮阳市教育局教师教育科王章喜科长,中原名师濮阳市第十中学都娟校长,中原名师濮阳市第五中学丁桃红主任,中原名师濮阳市开德小学何风彩校长莅临我校语文名师工作室指导工作,吴校长、祁校长、业务主任以及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活动拉开序幕。  

2.jpg

“4+1”特校教师幸福成长计划分为四个环节:展示一项基本功、传递一种职业幸福、分享一本专业书籍、研讨一个教学片段。任明灿老师根据培智学生认知特点,将简笔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范艳婷老师用灵巧的双手带来了指尖上的吟唱,表达了对防疫一线的医生护士们的深深谢意;你或许不是特教人,不能明白一个自闭症谱系的孩子对你说出“老师好”的那份喜悦,曹书雅老师用行动诠释了特教人的职业幸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茜老师读完《特殊儿童应用行为分析》一书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每一节课都在不断地思考中得以提升,赵万利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西瓜草莓和桃》的教学片段。  

3.jpg

手语是我们特校老师独特的基本功之一,灵动的指尖,诉说着每个听障孩子的心声。在场的工作室各位成员跟随着范老师一同舞动手指,用独一无二的方式向专家们表达着深刻的谢意。都娟校长说在校园里听到同学们那一句“老师,谢谢您”就已泪流满面,此时此刻深深地被老师们感动,在这里找回了我们教育的初心、梦想、责任和使命,也能够学会什么是接纳,什么是宽容。  

4.jpg

研讨环节中大家各抒己见,各自展开头脑风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智课堂中针对颜色、大小、味道三个不同维度的描写应如何让学生分别理解;怎样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如何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并学会运用形容词;“生活”与“语文”如何能够达到平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回归生活本质;当下使用的教材版本是否符合目前学生的需求……在老师们精彩的发言中“4+1”特校教师幸福成长活动进入尾声。  

何风彩校长感慨道,教授特殊孩子需要何等的耐心和爱心,向真心付出潜心钻研的特校教师致敬。她充分肯定了语文名师工作室“4+1”模式的科学性,同样的教学设计,我们与特级教师的差别在哪里,就是基本功,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传递职业幸福以讲故事的方式谈师德感悟,关注到教师的内在,通过职业认同来感受幸福。分享专业书籍应注意详略得当,选择印象最深的,同时还要简述书的内容,介绍作者的背景。教学片段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形象具体,这是一种切片教学,聚少成多,积沙成塔,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建立自己成长的资源库。  

“因为特殊所以温暖,”都娟校长这样说,“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你,特别的付出一定会有特别的成长和幸福。”她十分赞同生活教育,学科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要把教科书当成全世界,而要把全世界当做我们的教科书。  

她说,这次活动是一次完美的对接,我们共同携手绘制美好蓝图。她对工作室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建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带一个优秀叠加的团队,理一个清晰的带团思路,搭一个多元化的成长平台,出一个可推广的成果,聚一份持续持久的影响力。  

丁桃红主任提出由于我们施教对象的特殊性,在借鉴普通学校经验的基础上,更要体现特殊性。备课之余在读书方面要花大的力气,需要读书钻研思考,多读心理学方面的书,夯实基础。在工作室里,我们是学习的共同体,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集结成册,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共同成长,针对某一节课畅所欲言,在研讨的过程中思维碰撞,构建自己的教学资源。  

王章喜科长高屋建瓴地谈到特殊教育学校的职责,要减轻社会的负担,承担起义务教育阶段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责任。今后要加强对工作室的建设,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金资源,通过名师工作室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抓住机遇,打造优秀团队。同时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工作室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挖掘潜力,激发动力。  

吴校长总结道,专家们认真把脉,点拨指导,为我们捋顺路子,指明方向,再次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们的到来表示感谢。我们可以探索一个主题,找准研究方向深入挖掘,自成体系,实现工作室的价值。运用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充分整合资源,发挥梯级教师队伍的作用,希望老师们能将专家的建议内化为成长动力,提升自我的教师素养。  

5.jpg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聚集在语文名师工作室这个优秀的团队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专家引领,为我们指明发展方向;领导重视,搭建高质量的平台;同伴互助,使专业素养得以提升。同聚力,共成长,在期待中成就最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