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把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习空间、丰富生活体验、增强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增长见识,将研学实践和课堂教育同时进行,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采用基地主导、市直学校参与、研学公司运行的方式开展2020年秋季第十二、第十三期“美丽中国·龙都文化”主题研学活动。11月10日基地组织市十中350余师生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主题研学活动和“走进新农村”体验科普教育主题活动。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对秋韵最美的诠释!在这色彩纷呈的美好深秋时节,市十中的孩子们相约走进自然、走进秋天,欣赏家乡秋景秋韵,感受祖国魅力无限!10号上午8点钟,十中的”我在深秋走近你“研学活动启程了,一辆辆大巴车载着欢快的孩子们行驶在宽敞的公路上,车内是孩子们欢快的歌声和笑声,窗外是一排排行走的色彩纷呈的树伞,偶尔也会看到飘落的红黄秋叶随着车风同行,似乎是孩子们的歌声吸引了它们,孩子们如一个个欢呼雀跃的小鸟,在欢歌笑语中前往本次研学第一站——清丰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来到清丰单拐红色教育基地,第一项由尚晓霞部长主持开营仪式,基地主任张双军和第十中学校长助理赵卫国分别致词,学生代表发言,严肃且有条不紊的开营仪式拉开了活动序幕!
开营仪式:张双军主任开营仪式致词!
市十中校长助理赵卫国开营仪式致词
尚晓霞部长主持开营仪式
学生代表赵唏贝发言
参观了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回顾百折不挠、浴血奋战的中国抗战史;感受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的战斗精神;缅怀老一辈革命家们为解放家乡,解放全中国不畏牺牲,勇于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事迹;脚踏这片红色热土,同学们的心中激荡着喷薄的热血,他们向英雄深深鞠躬致敬,并不断激励自己要热爱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参观菌菇基地。
菌菇,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营养丰富还具有防癌抗癌作用。走近菌菇基地去探访,由研学导师指导同学们参观菌菇生产基地,了解各类菌菇生活环境及生长周期,并介绍了种植、采摘蘑菇的劳作步骤。并观看菌农采摘菌菇过程,同学们也按着导师的指导方法亲自采摘蘑菇,或多或少地捧于手掌,小心翼翼,样子着实可爱!
学生亲手采摘蘑菇,体验收获的喜悦!
上午体验活动结束,在餐厅品尝丰盛的午餐,同时开展餐前文化及光盘活动教育,餐食色美味香,孩子们吃得格外香甜、开心!
下午的活动行程是体验民俗文化(竹马旱船纺花织布面塑)走进东庵堂民俗文化村,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村里老人们的帮助下,同学们亲自体验纺花、织布、竹马旱船等民间娱乐活动,孩子们换上喜欢的秧歌服,有的老师也仪容换装走进表演队伍,这边的秧歌舞,那边的纺车摇,好不热闹,欢声笑语响彻秋日的民俗小院。
关老师为学生演示并讲解织布机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参观面塑馆学捏面人,在面人大师陈正达的指导下孩子们很快掌握了基本的捏面人技巧并做出成品,孩子们的手中的作品栩栩如生。面塑是非遗传统技艺它不单纯是玩赏品,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面塑以用其形象传达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能潜移默化之间启迪孩子的智慧,这也正是技艺传承的意义吧!
孩子们的作品逼真极具艺术魅力,人人兴致勃勃,意犹未尽!
今天的研学活动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趣味横生,回程的车上孩子们兴致勃勃谈着种种体验,兴奋至极,体验活动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树立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让学生成长为民族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共同努力下本次研学旅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学之路皆是风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