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好《2020年中央彩票公益金任务支持书》项目,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把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习空间、丰富生活体验、增强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采用基地主导、市直学校参与、研学公司运行的方式开展2020年秋季第十、第十一期“美丽中国·龙都文化”主题研学活动。11月3日,基地安排组织市第八中学初一年级350余名师生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主题研学活动和“走进新农村”体验科普教育主题活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美的风景在研学路上,8点20分,A、B两个活动组从市八中准时出发,美丽的研学活动开始了。走出教室的同学们一个个欢呼雀跃,似放飞的小鸟,一路欢歌笑语,兴高采烈,前往清丰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
开营仪式上,濮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领导和市第八中学领导分别致辞讲话,市基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线上直播。
在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同学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回顾百折不挠、浴血奋战的中国抗战史;感受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的战斗精神,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令人震撼的革命史实,先进的幻影成像技术,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冀鲁豫边区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杀敌的感人事迹。
同学们一边仔细聆听讲解,一边认真做笔记。他们说,这次活动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战争年代广大军民同敌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再次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沿着先烈的足迹,继承他们的遗志,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而奋斗!
在清丰菌菇生产基地,由研学导师指导同学们参观菌菇生产基地,了解各类菌菇生活环境及生长周期,充分认识到课本知识在生产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观看菌农采摘菌菇过程。菌菇基地负责人向同学们讲解了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下农民种植蘑菇脱贫致富的喜悦,并介绍了种植、采摘蘑菇的劳作步骤。同学们从中体会到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为农业发展插上了翅膀,感受到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和不易 。
来到东庵堂民俗文化村,同学们亲自体验纺花、织布、竹马、旱船等民间娱乐活动。在村里老人们的帮助下,孩子们人人参与,个个体验,欢声笑语响彻秋日的民俗小院。接下来,在面塑传承人陈正达大师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捏面人活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捏面人技巧并做出成品。一个个呆萌可爱的小猪、小狗、老鼠等在孩子们的手中栩栩如生。在这里,他们体验非遗制作,参与民俗活动,对弘扬民俗文化,传承传统技艺,当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天的研学活动异彩纷呈,高潮不断。活动中同学们认真记录,带着问题去研学,探索非遗文化、体验科普教育、追寻红色足迹,积极探讨、认真总结。由濮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组织的2020年秋季濮阳“美丽中国龙都文化——追寻红色足迹主题研学活动”和“美丽中国龙都文化——走进新农村体验科普教育主题活动”,是践行“五育并举劳动育人”教育理念的重大行动。濮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将持续稳步开展此类公益性活动,让濮阳市广大中小学生受益。讲好濮阳故事,树立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进而让学生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