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濮阳气温持续下降,凛冽寒风让市民着实体验到了冬的威力。但就在这严寒的冬日里,濮阳市实验小学文明育人的园地里,却一次次升腾起爱的暖流,继张益民老师的“帅气一背”,万会芳老师的“美丽一抱”,翟正熙同学的“爱满公交”故事之后,学校近日又发生了一件暖心的事情。
1月3日下午,学校办公室接到了一位自称是环卫女工的电话,说自己新买的一件黑色长款羽绒服放在环卫车后座,被呼呼的寒风刮跑,个别目击者称好像看到一位带着小孩上学的电动车捡走了,看学校能否通过校讯通询问一下学生家长是否捡到。学校马上通过校信通、微信群将此事发给全体班主任老师,请大家问询学生家长。放学时间到了,三年级9班班主任老师宋彦菊提着一件黑色长款羽绒服交到了学校办公室,遗憾的是,这并不是环卫人员丢失的那件;意外的是,这是三9班赵一宁同学的家长奉献的一份爱心!家长得知环卫工人丢了衣服,觉得在这样的大冷天,她们一定很着急,就自己新买了一件同款的羽绒服执意送给环卫人员。
第二天,学校电话通知丢衣服的环卫女工到校,谁知这位环卫女工在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之后,坚决不肯接受这件家长花钱送给自己的衣服。无奈,班主任宋老师将衣服退给了赵一宁家长,但这位好心的家长将衣服又亲自送到了环卫女工家中。
1月11日上午,环卫女工再次来到实验小学,她说,自从接受了这件衣服,心里一直很不安,对这位好心家长的爱心善举非常感动,但又确实过意不去,于是,她亲自写了一封感谢信,并拿出了300元钱,执意让学校转交给赵一宁家长作为孩子的学费。告知赵一宁家长后,家长仍不肯接受。经过和学校共同商议,决定将这富有爱心故事的300元钱作为一笔“特殊的善款”,在学校新学期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予以捐赠,让这股爱的暖流一直传递下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发生在实验小学的一个个暖心的故事,正是学校水韵特色文化的生动体现。以水文化滋养师生的善念,培育师生的大爱情怀,升华师生的文明素养,这正是实验小学作为“全国文明校园”,在新时代执着弘扬传承的文明火炬!(王志敏)
附:感谢信
感谢信
我是一名环卫工人,在1月3日下午1:50左右值班的时候,不小心把新买的羽绒服放在车上,被呼呼的寒风刮到振兴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往东大概50米处,当时正是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时间,被川流不息的行人捡走了。于是我想到了让学校的老师发校讯通帮忙找一下。虽然我的羽绒服没找到,可是有一位有爱心的家长买了一件羽绒服,让孩子带到学校让老师给我,我十分感动。可是我不能接受。没想到这位有爱心的家长到下班的时候联系我,把羽绒服送到我的家里。我被这位好心家长的所作所为而感动,这几天来我坐立不安。心情沉重。总感觉心里好像有件事还没有办似的。我该怎么感谢这位有爱心的家长呢?我左思右想最后决定,拿300块钱给这位好心家长的孩子当做学费吧。虽然这300块钱微不足道,但也是我的心意。再次感谢濮阳市实验小学的老师和这位好心的家长。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