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王称堌第二初级中学之邀,濮阳市实验中学与王称堌镇第二初级中学结为联谊学校,探索协约发展、集团办学的教育发展新模式。5日10日,市实验中学魏静林、张鹏瑞、孙静三位专家亲临王称堌镇二中,对学校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切片诊断,对症疗伤。
魏静林老师:濮阳市实验中学教务科长,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
张鹏瑞老师:濮阳市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长,河南省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濮阳市优秀党员、市级学科技术带头人。♥↓
孙静老师:濮阳市实验中学英语教研组长,河南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濮阳市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曾获"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杯"课堂教学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三位专家教师分学科对刘俊杰、陈花蕊、刘俊莲、高进英、李永霞等九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听评。深入课堂,了解学校老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精准切片,把脉课堂。
授课的各位教师为三位专家展示了学校最原生态的教学课堂,试卷评析、模块复习、阅读等课型俱全。三位专家老师认真聆听,认真记录。站在专业的角度思考农村学校学科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分学科连续三节听课后,上午十一点活动进入课堂教学点评环节。本环节仍然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小组进行,王称堌镇二中的校委全体成员、学科教研组长、授课教师、听课教师全部参加,分别聆听三位专家老师对各位老师教学环节点评。
在评课环节中,首先由各位授课教师针对自已的教学课堂,从目标定位、教学流程安排、探究活动设计、小组合作交流、作业训练的设计编排及本课的教后反思等角度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然后由参加听课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点评,最后由市实验中学的三位教师进行总评。
濮阳市实验中学魏静林老师,在语文学科点评中说,我们二中的老师业务素养和敬业精神令人佩服。针对试卷评析和复习课,魏老师强调抓住知识点,讲请讲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通过模块训练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提高。
在评点陈花蕊老师执教的《云南的歌会》一课时,魏老师首先肯定了陈花蕊老师的教法设计新颖,思路清晰。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够,魏老师指出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只有学生真正的融入文本,他们在课堂上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魏老师在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时说,语文课堂应该少一些预没,多一些生成。又结合《记承天寺夜游》一课,讲了学习目标的定位。她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每一课都是一个例子。我们要通过这例子去学习了解一类知识。她立足自己的教学,把本课定位于让学生了解苏轼的一生,从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了解作者情怀,从而从诗人再走向他的诗词。魏老师丰厚的语文素养和知识积淀赢得了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
在数学课的评点中,张鹏瑞老师指出:数学学习其实很简单,它没有圆滑的道理,也不为模糊的借口留下一点空间,而是从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三位教师对新课程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思想。
英语组的点评环节更为热烈,因为英语教学是农村中小学最为薄弱的环节。市实验中学孙静老师指出,农村小学英语课的缺失,给初中英语教学增加了负担。全英教学需要在学生听力和表达齐头并进的情况下才能展开。要想补齐这些短板,我们的老师就要创设英语学习的场景和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力。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濮阳市实验中学名师专家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共享名校资源,为全体教师搭建共同成长的平台,在名校名师的引领下,我们农村学校必将快速发展,我们王称堌镇二中的教育舞台也会绽放异彩。
王称堌镇二中校长曹广龙同志说,借助市实验中学的优秀资源,我们牵手实验中学的名师,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两个学校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让教师成长,让学校发展。这是我们两所学校联谊初衷。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