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片
市第二高级中学成立于2000年8月,是濮阳市重点示范性高级中学,坐落于京开大道南段高架桥东侧,学校占地150余亩,是我市中小学校中面积较大的学校之一。
学校领导班子奋发有为,办学理念先进,有着严谨的教风和学风。一流的管理水平、上乘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显著的办学绩效,赢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学校设施一流,条件优越,充满了现代气息。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迈步校园,春有玉兰吐艳,夏有紫薇溢彩,秋有丹桂吐蕊,冬有松柏傲霜,花木扶疏,鸟语书声,宛若一曲磅礴大气的合唱。市二高现有乔木30余种、灌木10余种、花草20余种、藤类3种,绿化面积2万多平方米,绿化率达31%,初步形成了校在林中、楼在园中、人在画中的格局和四季有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的好态势。
市二高坐落于京开大道南段高架桥东侧,繁花盛开,绿树掩映,环境秀美,在全市争创森林城市的大背景下,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校园,绿化美化校园,提升全校生态文明层次。
迈步校园,春有玉兰吐艳,夏有紫薇溢彩,秋有丹桂吐蕊,冬有松柏傲霜,花木扶疏,鸟语书声,宛若一曲磅礴大气的合唱。市二高现有乔木30余种、灌木10余种、花草20余种、藤类3种,绿化面积2万多平米,绿化率达31%,初步形成了校在林中、楼在园中、人在画中的格局和四季有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的好态势。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市二高倾力打造“四季广场”“礼字长廊”“成功走廊”等文化景观,相继开设“书画社”“悦读社”“志愿服务社”“轮滑社”等文化社团,陆续开展“光盘行动”“文明出行”“最美人物评选”等主题活动,让莘莘学子在耳濡目染中感悟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传播现代文明。
贯彻绿色理念 笃行生态建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内涵,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色,推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市二高高度重视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生态型园林式校园”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制定了“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卓有成效”的建设规划方案,明确了“绿化、生态、人文、和谐”的建设主题,凝练了“校园园林化、景观精品化、植物多样化”的建设特色。

在全体师生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多年来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绿化投入,栽种樱花、红叶碧桃、银杏等乔木1500株,培植南天竹、大叶黄杨、桂花等灌木8254株,栽培月季、连翘、丁香等花草2万多平米,新建、扩建、改建各式园林景点4处。如今的市二高,到处黛环绕翠、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坚持环境育人 培育文明意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绿化是对环境的改造,更是对心灵的塑造。市二高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具体创建要求,并邀请相关专家指导。在师生中间,市二高采用微信、网络、广播和校报等形式宣传创建绿色和生态文明校园的意义,营造生态文明氛围,指导师生掌握“创建”知识,增强师生环保和生态文明意识,规范学生行为,逐步提高师生创建水平。

在全体师生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多年来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绿化投入,栽种樱花、红叶碧桃、银杏等乔木1500株,培植南天竹、大叶黄杨、桂花等灌木8254株,栽培月季、连翘、丁香等花草2万多平米,新建、扩建、改建各式园林景点4处。如今的市二高,到处黛环绕翠、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坚持环境育人 培育文明意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绿化是对环境的改造,更是对心灵的塑造。市二高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具体创建要求,并邀请相关专家指导。在师生中间,市二高采用微信、网络、广播和校报等形式宣传创建绿色和生态文明校园的意义,营造生态文明氛围,指导师生掌握“创建”知识,增强师生环保和生态文明意识,规范学生行为,逐步提高师生创建水平。
在广阔的市二高校园,处处绿树环绕、鲜花娇艳、碧草如茵,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幅多彩的精美画卷,也是一部内部丰富、形式立体的教科书。市二高下大功夫挖掘教育内涵,提出以“宽厚兼容、自强不息”和“成人成才成功、向善向上向新”为载体的“成才”教育,并把理念具化为校训、校歌、校徽以及楼宇、道路名称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全校师生从一草一木、一花一景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审美,进而达到美化环境、净化心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这里绿树环绕,鲜花娇艳,碧草如茵,清新怡人,师生共建优美环境,社会共享精神文明。漫步其中,仿佛看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庞若置身美不胜收的“桃花源”。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奋发有为的市二高人将以获评“书香校园”“绿色校园”“花园式学校”及“创建生态文明校园”为新起点,顺势而为,砥砺前行,为建设美丽濮阳、培育龙都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濮阳日报·教育周刊》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丁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