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园地 > 要闻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市实验中学获“国家级诗教先进单位”当之无愧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4-11 12:59:41   
        “努力把实验中学建设成为学生茁壮成长的沃土,教师幸福工作的乐土,干部健康成长的摇篮。”这是濮阳市实验中学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目标,也是实验中学人共同努力的方向。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校以着力推进诗词教育工作为抓手之一,加快内涵发展步伐,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市实验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诗词教育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科、办公室、政教科、教研科、总务科、保卫科、工会、团委、年级组、语文组等各科室长、年级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诗教工作常抓不懈,分工明确。
学校把诗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制定相关制度章程,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使诗教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一、校园环境文化课程化
        走进校园,您会感受到该校浓厚的诗词氛围:柱子上有  26首唐诗;操场围墙上有12句诗词名句;教学楼墙上爱国、励志、勤学等诗词名篇共24首;桃树、梨树等植物铭牌上的诗词近50首;校园广播的配乐诗朗诵每学期播放50余首;宣传栏里的诗词知识、名作鉴赏、师生创作每学期更换两次;文学社展示台的学生作品每月更换一次,这些如同一场场视听盛宴,让师生时时都沐浴在诗词的芳香里。
  
        二、诗词教学活动常态化
        为扩大学生诗词积累量,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该校从2012年便开始持续开展“语文课前一首诗”活动。在语文课前3分钟,由学生精选经典古诗词,学生主讲,共同赏析诗词佳作,让诗词教育融入课堂。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课内课外积累诗词近百首。今年3月1日,该校又召开了诗词教学推进会,要求语文教师要把“课前一首诗”常态化、系列化、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切实让“课前一首诗”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诗词教育活动多样化
        ●国学讲堂
         国学讲堂主要由实验中学初四(3)班王小丫同学主讲。王小丫同学擅长古琴、书法、七步成诗与瞬时记忆。2014年因其七步成诗的能力和杰出的写作才华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个人文集有《去年柳絮纷飞时》《频问故人今安在》《不敢提笔记风月》等。能够熟背四本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新华字典)、古典文学著作《诗经》《三国志》等。在社会讲坛上屡次举办个人讲座,成为年龄最小讲师。2015年取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市第一的成绩,参与“元宵晚会”“民建党建党七十周年晚会”等众多节目录制。中华国学总会会长伍灯法师称赞她“令全国中小学生无颜色”。
         她的讲座异彩纷呈,尤其是互动环节,把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她的30秒现场作诗,不仅展示了她的博览群书,更让现场所有人体会到了中华诗词的魅力,同时激发了现场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激情。
 
         ●图书漂流活动
         2014年春季,学校为年级、班级配备书柜,制定《漂流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漂流活动方案》,购置首批图书4310册,正式启动了“书香致远”图书漂流活动。2015年又新增图书4600多册,“书香致远”图书漂流活动以“在阅读中收获,在快乐中成长”为宗旨,以各年级各班为平台,以唐诗宋词、散文经典、世界名著、益智故事、励志丛书等精品图书为依托,通过图书漂流,好书共享,人人参与,手手相传的方式,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培养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升师生文化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典诵读比赛
该校每年都要开展全校范围的经典诵读比赛。2012年的“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诵读比赛,2013年的“我爱中华好诗词”擂台赛,2014年的“中国梦 中华情”诵读比赛,2015年的“经典浸润人生”诵读比赛,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该校每年的经典诵读比赛,都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为内容,以“班班参与”为原则,以“修身养性”为目的,经过班级比赛、年级选拔到学校决赛三个环节,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比如,第四届的“我爱中华好诗词”擂台赛,仅决赛就出了136套试题,涉及180首诗词。第五届及第六届的经典诵读比赛预赛时,校委会全体成员及教务科、语文组骨干教师组成四个评委组,到四个年级各班进行选拔,全校60个班级全部参赛,学生全员参与。各班节目形式多样,学生们精神饱满,感情真挚,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他们用最优美的语言诠释了经典的内涵,传递着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诗词情。
  
        ●经典与节日
在传统节日,学校各班会以不同的形式把经典与节日结合起来,如“寻找经典少年”“积累诗词展演”“书法比赛”“手抄报”“板报”等。比如:前年清明节学校开展了“慎终追远写清明”师生诗词书法比赛,今年清明节(4月2日)又去濮阳县烈士陵园扫墓,其中一项内容就是“缅怀英烈诗词朗诵”。
   
        四、诗词交流创作系列化
学校“墨韵文学社”于2015年9月份正式成立。其宗旨是扩大学生视野、发挥学生特长;繁荣校园文学创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弘扬实中精神、打造社团品牌,为校争光添彩,为全校学生提供一个展现个性风采的青春舞台。
        文学社制定了社团章程,规定了社员的义务和权力,组织机构,分工明确。作品按体裁分两类展示:一是散文类。展示平台为板报,主要以学生作文、随笔等为主,优秀作品向报刊杂志推荐。仅上一学年,该校学生在《濮阳日报》《大河报》《中学生阅读》《学生之友》《中学生》《疯狂作文》《先锋小作家》《时代》《中学语文》等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近百篇,且在各类作文比赛中获奖,学生创作热情高涨。
        二是诗歌类。展示平台为班级诗集及学校《实韵》诗刊,主要以师生诗歌创作为主。学校《实韵》诗刊第一期、第二期已出版,从诗词知识到佳作鉴赏,从新诗园地到古诗创作,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其中新诗园地和古诗创作为该校师生的原创佳作,既为师生交流创作搭建了平台,同时又展现了师生的才华和文学底蕴。
3月27日,学校又组织了文学及艺术社团59人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观赏樱花。文学社团的孩子们一边赏花,一边诗词接龙;艺术社团的师生们,一边赏花,一边写生。这次活动,师生们在赏花、诵花、画花,更爱花、爱自然、爱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有一帮热爱生活又富有情趣的老师,他们以兴趣为前提,以生活为积淀,以游历为桥梁,以积累为基础,以写作为方法,相互推荐好文章,相约一起背诗文。上班路上一起步行,提问背诗是常事;自然美景相约共赏,写打油诗更是乐事。梨花开了,有“梨花遐思”;牡丹花开了,有“牡丹组诗”;晚上春雨敲窗了,便有热闹的“小雨接龙”;同游范县万亩荷塘,便有了《调笑令》三首及“陈庄行组诗”等等。他们由开始的只求表达,到后来的押韵、平仄、对仗,相互推敲词句,在兴致盎然中共同提高。
        他们组建的QQ群及微信群非常活跃。老师们在这里通过背诗、赏析、写诗等活动,你唱我和,诗词互答,专题交流,碰撞提升。现已创作诗词近1000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诗词内涵,培养了教师的“书香气质”。该校教师刘绍刚、姬晓明、肖振平、朱玉荣等个人诗集已集结成册。
 
        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幸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直是实验中学不懈的追求。在这片健康而肥沃的土地上,学校将以诗词教育工作为助力,让实中的雏鹰飞得更高,让实中的教师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