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桃李,诗意同行共成长。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探寻更具温度与智慧的育人路径,2025年4月27日下午,濮阳市卫河小学青年教师诗意管理成长营第二期活动温情启幕。活动现场,青年教师们以育人故事为舟,以思想碰撞为桨,在教育的星河中扬帆启航,共同书写教育路上的动人篇章。此次活动通过才艺展示、分享育人故事、青年教师分组讨论交流、校长总结引领的形式,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让教育的诗意在思维的交融中悄然绽放。
活动伊始,教师节目表演为现场注入了轻松愉悦的气息,展现了教师们课堂之外的才艺与风采,葛媛老师朗诵了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读书分享环节,刘晨彪老师走上台前,分享了书中最打动自己或引发深思的段落。一段段文字的诵读,一句句心得的交流,不仅传递了阅读的魅力,更引发了教师们对教育理念、育人智慧的深入思考,让大家在文字的滋养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案例展示环节,李欣阳、翟会杰两位教师深情讲述育人故事。她们用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瞬间:或是一次耐心的辅导,解开了学生的心结;或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活动,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真实而生动的故事,饱含着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让在场教师深刻感受到育人过程中的温暖与力量,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
小组交流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青年教师们围绕两位教师分享的育人故事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每组推选的代表上台分享,交流感悟。大家在分享中相互学习,在交流中共同提升,为今后更好地记录教育历程、传播教育智慧积累经验。
刘秀利老师分享了对李老师育人故事的体会:李老师的教育有温度更有深度。首先,李老师心系学生,教学中细心发现了小凯的不寻常之处,并对其加以关注。其次,李老师对小凯的异常寻根溯源,找到了其发生改变的家庭原因,并及时跟家长沟通,家校合力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最后,李老师在班级中加大对小凯的关注,让其担任班级中获得重要角色,帮助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和集体荣誉感,也通过自己对小凯的关爱,让小凯感受到被关注,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
王进老师分享了对李老师育人故事的体会:作为李老师的同事,我见证了她对单亲家庭学生的用心。李老师主动联系小凯的父母,协调出固定的探望时间,体现了家校合力的作用。她帮助孩子重新感受到爱的温暖让我想起一句话:“孩子需要双份的爱,而不是双份的愧疚。”更让我钦佩的是,她发现小凯做事细致,便鼓励她担任班级的“图书管理员”。每天整理书籍、记录借阅,不仅可以重新树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心。王进老师还提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修补裂痕的艺术。李老师用耐心编织了一张网,接住了那些下坠的童年。
巴亚娟老师分享了对翟老师育人故事的体会:翟老师讲的这个育人故事属于共情型故事,从情感切入点开始,这个孩子是一个特殊需求的孩子,表现为自卑和孤独,再到教师行动,翟老师鼓励孩子去参加朗诵表演,全班同学都为他加油和翟老师日常无微不至的关心,最后让这个孩子敞开心扉,增加了自信心,孩子的表现也越来越优秀。巴亚娟老师还提到:每个孩子都是未完成的艺术品,教师不是雕刻师,而是唤醒灵魂的匠人。
曹逸轩老师分享了对翟老师育人故事的体会:翟老师细心观察到了小明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针对他内向、结巴和不喜欢与同学交往的特点,翟老师通过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激励小明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并给予他一定的关爱,让小明在不断的锻炼中一步步走向阳光。曹逸轩老师还提到:鼓励和关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触碰,希望我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与学生心灵的交流。
活动最后,濮阳市卫河小学副校长翟南南对本次成长营活动进行总结。她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各个环节中的投入与分享,指出育人故事是教育实践的珍贵沉淀,更是教师成长的心灵轨迹。她鼓励教师们继续用心发现、用笔记录、用爱讲述,将育人故事化作教育路上的灯塔,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同时,希望教师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反思、积累,在诗意管理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更精彩的教育篇章。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濮阳市卫河小学青年教师诗意管理成长营第二期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但教育者探索与成长的脚步永不停歇。通过此次活动,青年教师们在育人故事的分享中汲取力量,在思维的碰撞中明晰方向,在校长的总结指引下坚定信念。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他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细作,用诗意与智慧浇灌每一朵“花朵”,让卫河小学的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让教育的诗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静静流淌。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