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濮阳教育在线 > 教育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市高阳实验学校“党徽闪耀•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展(第二期)”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市高阳实验学校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4-08 11:02:54   

一、柳朝琦

1.jpg

1921年,柳朝琦出生于清丰县大屯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上学时,清丰县党组织开展的抗日宣传活动,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他心中的爱国热情。那时,年少的他便积极投身于其中,组织儿童团,并担任团长。他带领小伙伴们,手持红缨枪,走街串巷,书写抗日标语,呼喊爱国口号,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战助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军的铁蹄无情地践踏清丰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6岁的柳朝琦亲眼目睹家乡人民的苦难,心中对日本侵略者充满仇恨与愤怒。他在教室的墙上刻下“打倒日本鬼子!”几个大字。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迹,更是他坚定的决心。不久后,他加入清丰县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凭借着出色的文字功底,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40年,清丰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柳朝琦终于如愿成为一名抗日战士,被派到卫东抗日游击大队政治部担任宣传干事。此后,他先后在《反扫荡报》《卫河日报》担任编辑和刻印员。每天印册子、刷标语、废寝忘食!报社居无定所,时刻面临敌人威胁,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后来,柳朝琦成为《冀鲁豫日报》的战地记者。哪里战斗激烈,他就冲向哪里,深入前线获取第一手资料,发表了多篇揭露日军暴行、歌颂抗日军民的报道。

一次探家时,他在住室的墙上写下:“日寇侵国土,怒气冲肺腑,好汉不怕死,慷慨捐头颅;抗日不惜七尺躯,救国只仗一寸丹,洒尽满腔英雄血,光复中华好河山!”这是他的誓言,也是他行动的指南。

1943年12月4日,报社接到紧急通知:八路军围歼孙步月部,要求速派记者前往采访。柳朝琦毫不犹豫,骑上破旧自行车,挎上写有“抗日救国”的采访包,奔赴战场。柳朝琦在追赶大部队途中被敌人发现,敌人向他开枪,他胸部中弹摔倒在地。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强忍着剧痛,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绝不能让机密文件落入敌人手中!他艰难地打开文件包,将采访记录本和文件撕碎,一口一口吞进肚里。敌人见状,又接连开枪,柳朝琦倒在了血泊里牺牲了,年仅22岁。

战友们找到柳朝琦的遗体时,他嘴中还留有没来得及咽下的纸屑,采访包里还有他生前最爱的那把刻刀。

1946年3月卫河县人民政府,在卫河县抗战烈士陵园召开大会,为柳朝琦刻石立碑!柳朝琦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一名战地记者的使命。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他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财富。

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从柳朝琦等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好好学习,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武双

2.jpg

当春雨染绿校园的草坪,我总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位19岁的叔叔像春天的竹笋一样,用生命顶起胜利的希望?董存瑞叔叔的故事,就像春天的种子,深深埋在我的心里。今天,我要把这颗种子种在大家的心田,让它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花朵!

1948年春天,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敌人的机枪像毒蛇吐信,战友们接连倒下。突然,董存瑞夹起炸药包,在子弹雨中匍匐前进!他的腿在流血,手被烫伤,终于冲到桥墩下——却发现无处安放炸药包!千钧一发之际,他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响导火索,用尽力气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轰”的一声春雷般的巨响,炸开了胜利的道路!

其实,董存瑞叔叔小时候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调皮又勇敢的孩子。他出生在河北怀来县一个贫苦农家,从小就帮家里放牛、砍柴。有一次,村里来了日本鬼子,小存瑞机智地把牛赶到山沟里藏起来,保护了全村唯一的耕牛。13岁那年,他加入儿童团,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样样干得出色。他说:“我要像春天的竹笋一样,快快长大,保卫家乡!”

董存瑞叔叔牺牲时只有19岁,比我们大哥哥大不了多少。他教会我们:爱国不是空谈,而是像春天的雨滴,浸润在每一次挺身而出里!现在的我们,能安心读书、自由奔跑,正是无数“董存瑞”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习爷爷的嘱托,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看!这抹红色是朝阳、是热血、更是董存瑞叔叔对我们的微笑!

愿我们像春天的小树苗,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顶天立地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刘晟睿

3.jpg

那个夜晚,我在台灯下读着抗战英雄的故事,我为那些英雄的事迹而深受感动和震撼……

我仿佛看见记忆中的一片无边无际的鲜红,我仿佛看见那些倒下的战士血染的军装、泥土、山岗以及无名的野花和弥漫着硝烟的晚霞……

我还仿佛看见另外一个人。他来自地图上方的那个国家来自《红河谷》的故乡,他的名字叫诺尔曼•白求恩,他离开这样匆忙,就像故乡枝头的一片红枫叶飘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那个夜晚,我更看见一种精神、一种让侵略者胆寒的精神!我看见了一面旗帜,一面被战火撕裂的红旗依然牢牢握在他们的手中!他们正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那个夜晚,我难以入眠,我在想着他们那些有名的还有更多无名的英雄……他们之中有的已经跨过万水千山,却最终没能淌过死亡的河流……有的刚刚加入抗战的队伍,却被无情的战火折断生命的翅膀……

当密集的枪炮声远去,当胜利的消息传来,当中国在经历漫漫长夜之后迎来新的黎明!那是他们最光荣的时刻啊!可是,他们却再也不能欢呼雀跃,只能用头颅绽放成鲜艳的花朵在大地上无声地歌唱……

今天,当鸽子在蓝天上快乐地飞翔,当幸福的歌声像风一样地在春天的指间流淌,我们站在四月的阳光里、站在高高的纪念碑下,默默地想象着他们模糊的背影、青春的面孔,默默地想象着他们的眼睛在关闭之前的那一瞬格外明亮的憧憬、还有永远定格的他们嘴角的笑容……虽然我们已经说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共同的名字叫英雄!他们的躯体不朽,已经长成满山的翠竹青松!他们的灵魂不朽,依然在我们的血液里奔流!

四、潘孝祖

4.jpg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的小船上昂首迈步,在长征的雪山上艰难前行,在改革开放的路途上搏击风浪。在这悠悠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红色经典画卷!当我们一次次聆听那些红色英雄故事,当我们一次次捧读那段艰难与辉煌的历史,当我们一次次瞻仰那些洒满烈士鲜血的革命遗址,无不激情澎湃、热泪盈眶!

70多年前,有一位宁死不屈的女英雄,受尽敌人的各种酷刑——老虎凳、电刑、钢鞭……敌人甚至把竹签插进她的十指,她也没有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她!就是江姐!江姐说:“一人倒下,万人起!”这是她在渣滓洞对狱友说的话。

1949年11月,江姐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临刑前她说:“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有这么幸福的生活,正是像江姐这样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红色,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温暖,象征着力量!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无论历史怎样更迭,红色精神永不变质!我们要以他们为学习榜样,学习他们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他们藐视困难、战胜敌人的英雄气概!我们更要坚定地接过建设伟大祖国的“接力棒”,为我们伟大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五、谢尧尧

5.jpg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记载着许多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们闪耀着革命的光辉、印记着红色的史迹。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刘胡兰。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样,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被关押在一座破庙里。敌人的皮鞭抽在刘胡兰那娇小的身体上,打得她遍体鳞伤、鲜血直流。刘胡兰就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也不动摇。敌人恼羞成怒,一边敲桌子一边怒吼:难道你就不怕死吗?!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怕死?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

刘胡兰迎着呼呼的北风,从容地躺到铡刀下。顷刻间,只见鲜血喷洒,染红了白雪掩盖的黄土地……刘胡兰牺牲了,那年她仅仅15岁……

英雄浩气传千古,胡兰精神照后人!刘胡兰以短暂的年华谱写出永恒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丰碑!

今天,让我们牢记历史,用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勤奋和热血创造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㉔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