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这本书,读得津津有味,语言通俗易懂,处处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书中大量笔墨谈到读书的重要性,科学地分析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提供了很大帮助。下面从书中摘录几点内容,与大家共赏。
读书成就更好的自己。现在读书不仅是要牢固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要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涉猎各种课外知识。只有读更多的书,才能见到更大的世界。李开复曾经写过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提到,现代人学习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第一层境界,是熟能生巧。这便是说,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知道问题的答案。第二层境界,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这就要求人们要有思考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方法推断出定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三层境界,是无师自通。掌握自学自修的方法,这就是对自学能力的考验,是在没有辅导的情况下,也能自己主动学习。第四层境界,是需要融会贯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
在这个社会中,融会贯通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个社会需要能够在实践中应对自如,善于思考、推理和应用的人才。作为孩子,要从现在开始,紧跟时代、认清形势,从时代的需要来理解现代社会的人才标准。从时代的需要对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进行规划,高标准、严要求,把青春的全部热情投入学习中,改变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同时,造福国家和社会。
读书不是因为面子,而是因为“里子”。凡事都有一个尺度,如果我们过分在乎面子,为了面子而读书,就会使读书失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读书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当我们在过度地追求面子中失去了方向时,我们就不能再顾虑自己或者是父母的面子了,而是应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还要放下别人眼中优秀的自己、将自己归零,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不足,让自己自动自发地读书学习。还在青春期的孩子要清楚明白,自己不是为了父母而读书,不能只随着父母为自己规划好的路线,盲目地走向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领域,而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往哪个方向学习和钻研。我们要真正地深入“里子”,明白读书的真谛,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成就自己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慢慢地发现自己在改变,而且变得越来越优秀,父母也会为我们感到骄傲,而这才是真正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青春期如何交朋友?什么才是好朋友,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孔子有这么一句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即那些正直的、诚信的、知识渊博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好朋友,而那些谄媚逢迎的、两面派的、花言巧语的人,则是我们要远远躲开的。青春期的孩子还没有足够强的判断能力,因此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某些人不错,和他们交了朋友,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发现这些人又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我们就该及时整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渐渐远离那些不好的朋友,从而结交益友,并和益友保持较为长久的友谊。
能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好的助力。因此彼此可以相互提携,自然也可以在好的成长方向上一起越走越远。三观不合的朋友,只会成为身边的定时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而他们所造成的后果,说不定会让我们体无完肤。
读书能成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走得更远。我们在书本中看到力量,也在书本中看到真实的自己,我们读书、明理、做更好的自己。㉔
新闻热点